作 者:細川博昭
鳥類透過聲音與肢體語言傳達想法
關於鳥類溝通術,我想再深入解說。
鳥不像人類,擁有「辭彙語言」,牠是透過各種聲音來傳達情報,以唱出或舞出特定的旋律,向心上人表達愛意。同種類的鳥看著對方動作或羽毛狀態,就能讀取對方的情緒或心思。
Photo credit: Magnus Bråth via Foter.com / CC BY
透過聲音傳達想法
鳥的叫聲分為「鳴叫」與「鳴唱」兩種。
「鳴唱」是最近進化的鳥群所擁有的聲音。
簡單說明就是,「鳴叫」是鳥類生來俱備的聲音,透過學習才擁有「鳴唱」的叫聲。
鸚鵡學講話的過程,與學習鳴唱相似。
鳴唱的學習方法是先將老師的歌聲存檔於大腦裡,再不斷修正練習,唱出相同的歌聲。這樣的過程跟鸚鵡學習人類說話或吹口哨的情形極為類似。
這方面的學習有明確的時間限制,沒有在一定的週齡或月齡開始學說話(鳴唱),長大以後再怎麼學也不會說話(鳴唱)。
Photo credit: likeaduck via Foter.com / CC BY-SA
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與鳴叫行為一樣,都是天生就刻印於鳥類遺傳基因的基本情報。不過,每隻鳥的情報讀取能力會因先天資質或教育方式而有所差異。鳥類當中有洞察力敏銳的個體,當然也有「完全不會察言觀色」的笨蛋。
鳴叫
〔目的〕
通知同伴有危險、告訴雙親肚子餓(雛鳥時)。
〔特徵〕
.通常是單音節(單音),叫聲短。
.多數情況下並沒有出聲的意願,很自然就發聲了。
.與生俱來的聲音,不需要訓練。
.如果是相同品種的鳥類,可以透過鳴叫聲溝通。
Photo credit: swong95765 via Foter.com / CC BY-ND
鳴唱
〔目的〕
情偶、宣示地盤
〔特徵〕
.多音節、叫聲長且婉轉流暢。
.人類聽起來像在聽音樂。
.意思明確、發聲清晰。
.必須透過學習才會鳴唱,在純熟之前需要反覆練習。
.必須在一定的週齡、月齡讓鳥聽模範歌曲,並且記得旋律。
●本文節錄自《最想知道的鸚鵡心理學》,由 晨星出版集團寵物館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