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湘淇/專題報導
二二八事件中,緊鄰濁水溪畔的雲林縣,雖未像基隆、台北等城市死傷慘重,但仍是有幾起代表性的抗爭之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儀深表示,台人並不總是處於挨打局面,像是陳篡地發起的武裝反抗,樟湖之戰就是其中之一。
陳篡地,1906年生,台灣省彰化縣人,為留日眼科醫師,為人慷慨、思想左傾,曾被日本徵召到戰地越南當過軍醫。長期不滿國民政府貪污腐敗、在二二八事件後更目睹國軍濫殺無辜,於是召集兩百多名青年,組織「斗六治安維持會」,先後聯合台中、竹山等民兵,占領虎尾空軍基地,打下漂亮一仗。
但當國民軍向南推進至雲林斗六鎮時,眼看「市街戰」就要開打,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危在旦夕,陳篡地因而率民兵,退至古坑鄉樟湖山區打游擊戰,繼續抵抗。
陳篡地的妻子陳謝玉露,回憶到當時戰況,餘悸猶存,「本來他們在樟湖打是包贏的,但卻被當地居民陷害,帶領國軍包抄……」篡地仔眼看勝利無望,於是下令大家四散逃逸保命。
樟湖之役後,陳篡地被列為反抗主謀。他只好走避彰化縣二林鎮的親戚家,躲在鳳梨田附近的山洞中,過著每天被秘密送餐的生活,而這一躲,就是六年。
秘密躲藏的生活,卻被好心收留的林姓政治犯出賣,大批警力圍堵山洞,陳篡地被迫談判講和,但國民政府卻向外公布他是「自首」的反抗分子,並將他羈押到台北保安司令部,拘禁長達十個月。為了就近監視,也要求陳篡地舉家遷移至台北。
二二八事件,翻天覆地的影響陳篡地往後四十年的人生,在台北,在被國民政府緊密監控下,他與妻子仍繼續開業行醫,直到1986年,以八十歲高齡逝世。
他的兒子陳彥文在訪談中提到,他的父親中學時代很喜歡打網球,但到了台北以後,身旁都有人監視著,沒有什麼人身自由,生活也沒有什麼嗜好,甚至怕連累朋友,也很少去找朋友,即使朋友來找他,也要假裝成病人,關起診療室門,一邊看病一邊聊天。
陳篡地的一生,就是一部漂泊的近代史,直挺挺的穿插在泛黃的史料裡。當他的兒子陳彥文談到陳篡地,眼神中帶著驕傲,他說:「雖然在讀小學六年級時,有些頑皮的小孩常指指點點說我就是那個自首人家的小孩,好像先父做錯了什麼事,但在我心目中,先父就是愛台灣的勇士」。
(本文圖片皆翻攝自《濁水溪畔二二八》一書)
我們想讓你知道…死難者家屬心痛,活著的人一輩子也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