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中心/綜合報導
今年2月Lativ宣布移除產地說明,引發軒然大波。而另一間台灣童裝品牌nani9日也宣布,因為台灣棉花價格喊漲,而且配合加工廠不斷延遲交貨期限,由於無法兼顧品質與價格,「童裝市場需要台灣製造」的理念敵不過現實摧殘,宣布3月底結束營業。
「nani童裝」9日發布聲明稿,表示從2008年上市以來,台灣棉花價格陸續漲了三成,也讓他們不禁質疑,消費者對於台灣製造(MIT)的意識抬頭,是否被上游加工廠利用,也讓「nani童裝」被當作「提款機」。
而在聲明稿中,也不難看出成衣品牌要成為血統純正的台灣製造(MIT),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nani童裝的店長感性地表示,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單親媽媽,並非豪門之後,現在僅希望能讓「nani童裝品牌」這個孩子完美謝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nani宣告結束營業。(圖/翻攝nani網站)
我們想讓你知道…MIT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