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格鯊勿論」!吃22種鯊魚6成是「易危物種」

【情報】不藏私的房事消息!讓琦郁來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不只鯊魚,魩仔魚也儘量別吃


▲「紅肉Y髻鮫」是瀕危物種。(圖/翻攝自網路)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荒野保護協會與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陳昭倫博士合作,歷時1年的「愛鯊DNA檢測計畫」,檢驗結果發現,全台各地市場買到的960隻鯊魚樣本中,種類高達22種,近6成鯊魚皆為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列入受威脅物種,其中的「紅肉Y髻鮫」更是瀕危物種,表示台灣人食用鯊魚已達到「格鯊勿論」的程度。

台灣名列世界捕鯊第四大國,但鯊魚是穩定海洋生態健康的重要生物。荒野保護協會與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陳昭倫博士合作,發起「愛鯊DNA計畫」,由近1000名民眾資助支持,全台16縣市皆有採樣志工隨機前往超市、漁港、菜市場、小吃攤、乾貨店、保健食品店採樣。

▼台灣人吃22種鯊魚,其中6成即可能成為瀕危物種。(圖/翻攝自網路)
結果總計採集1000份鯊魚肉,登錄為960支試管、中研院送驗樣本671管、成功驗出570項,成功率高達85%,相較於漁業署5月17日公告之DNA採樣測試樣本僅近百管,準確性與參考性較高,亦檢驗出IUCN列為保育最高等級EN瀕危等級的紅肉Y髻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研究結果發現,國人經常食用之鯊魚種類高達22種,其中以灰鯖鮫與水鯊占最大多數,陳昭倫博士認為,食用鯊魚的生物多樣性,充分表現國人「抓到什麼就吃什麼」的習性,此外,570份成功驗出的樣本中,有56%是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判定為遭受威脅的物種,有生存風險的物種更超過80%,因此應立即開始擴大鯊魚保育種類管制;並進行鯊魚捕撈總量限制,近程可從管制、減少專門的捕鯊船作業次數做起,並同時鼓勵遠洋漁船安裝「趨鯊設備」,協助延繩釣漁船減少鯊魚混獲。

「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從1963年開始編篡的紅皮書,根據嚴格準則去評估數以千計物種的絕種風險所編製,「易危物種」(Vulnerable species)的定義,是紅皮書中一個狀況的分類,內容包括某些即可能變成「瀕危物種」的生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生活熱門新聞

街頭藝人竟是微軟前副總 2億股票變廢紙

快訊/10級強風要來了 今變天「下最大」地區曝

急診醫學會:急診壅塞已達前所未有嚴重

今彩539頭獎5注中 獎落新北台中

今晚雨區擴大!明起更冷下探10度

明恐剩7℃! 今雨區擴大

國道口插隊2車並肩!網嘆:這裡每天上演

喜鵲飛枝頭!4星座財運飆升

拿到造型悠遊卡!她拆開「便利箱」尷尬了

發文遭轟噁男!婦科名醫:不必為hater懲罰自己

諾羅疫情延燒!醫曝「酒精殺不死病毒」

iPhone撐7年「現在換機超尷尬」!內行給答案

新光三越氣爆後第9天 大遠百鼎泰豐無人排隊

大科技執法時代來臨! 全台開單3年暴增330%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