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生物系列之2/巴哈馬藍洞 厭氧紫細菌另成世界

我們想讓你知道…厭氧紫細菌靠什麼呼吸?

▲巴哈馬藍洞。(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大概在10至20億年前,地球當時的海洋被認為是處在無氧的狀態,因為能吸收光能,但不釋放氧氣的厭氧紫細菌在海中生活著,並在有10億年歷史之久的海岩中留下了化石痕跡。

今天,在巴哈馬群島上一些與世隔絕,稱為「藍洞」的海穴裡(如上圖),涵養聚集了大量的厭氧紫細菌和綠細菌,他們的光合作用不會製造出氧氣,因此有著很不一樣的生態系統。

天文生物學家在此研究他們的生活形態,看看和現代植物與藍綠藻等行光合作用並釋放氧氣的生物有何不同。因為有植物等生物釋放氧氣,大氣中才有足夠含量的氧氣以支持人類等多細胞生命的存續。

FETTSS(從地球到太陽系,From Earth To The Solar System)天文生物(Astrobiology)系列,為台北天文館與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葉永烜教授合作之成果,影像並獲得NASA FETTSS製作小組同意授權。整系列共25幅與天文生物研究相關的照片與說明,將分次刊登於天文新知中,並於台北天文館大廳展出高解析影像,歡迎參觀!(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