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暴增5成 台灣舉債上限按國際定義已破表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近年來政府財政惡化,國際上雖然沒有把「潛藏債務」,列入政府的正式債務中,但台灣各級政府截至去年底,債務已達6.76兆元,占GDP(國內生產毛額)49.15%,預估今年底還會突破7兆元,若按照國際定義計算,早就超過舉債上限的48%,而且也比南韓、香港還高。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財政部統計,截至11月底止,中央政府債務餘額4兆8745億元,占前3年GNP(國民生產毛額)35.72%;地方政府則為6571億元,占前3年GNP4.81%,看似未超過平均數的40%、8%。但如果按國際定義計算,截至去年底,地方債務6兆7558億元,其中中央債務達5兆7699億元,占前3年GNP逾43%,已超過舉債上限。

有財經官員指出,如果依照IMF(國際貨幣基金)和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定義,雖然政府債務不會被列為潛藏債務,但還是應該將一年以下借款、非營業基金舉債和自償性債務加計;目前台灣還沒把這些資料算在債限內,可是已經開始在網站上揭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縱使台灣國債占GDP比率,還遠低於希臘的165.4%、美國102.9%、新家坡107.6%,卻明顯高於南韓的34.2%、香港33.8%。台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蘇建榮不諱言表示,歐美等先進國家,是花了幾10年才累積而來,但國內卻是近10年來暴增近5成,原因除了不斷減稅所致,再加上政府支出又持續增加,不少都是在亂花錢,不解決這些問題,國債難以減少。

至於,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稅系副教授孫克難也談到,雖然台灣政府債務占GDP比率,和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相比較低,但這些先進國家是花了很大的部分在社福上,和台灣有所不同。他指出,以前政府是靠政府賣股票、賣土地彌補缺口,現在不能賣了,且稅改也很難,只能繼續舉債支應。

關鍵字: 潛藏債務GDPGNP國債舉債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公債法修正草案達共識 北市舉債額度少砍千億元

公債法修正草案達共識 北市舉債額度少砍千億元

立法院財委會24日審查公債法修正草案,經過8個小時的馬拉松式協商後,終獲共識,順利送出財委會,其中,北市舉債上限空間從原先的大砍2250億元,降至1290億元,少砍960億元,與郝龍斌市長改為減少1400億元的目標相去不遠。

2012-12-24 18:46

中央下放舉債額度?財長:103年馬上出問題

中央下放舉債額度?財長:103年馬上出問題

針對嘉義縣縣長張花冠呼籲中央下放舉債額度1.2個百分點給縣市,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中央若下放1.2個百分點,則中央舉債額度不夠一年的使用,民國103年又會面臨舉債困境,呼籲全國各級政府一同開源節流。

2012-12-24 11:36

《公債法》只救急 國庫署:若GDP不到3% 2017將破產

《公債法》只救急 國庫署:若GDP不到3% 2017將破產

《公共債務法》昨日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通過初審。但親民黨團總召李桐豪25日質疑,這次的修正只能替直轄市解決暫時的問題,在財政紀律及預算平衡管理上無法有效處理,他並提出試算結果表示,國家在2017年就會面臨破產;與會的財政部國庫署署長凌忠嫄也坦承,假設GDP僅有2%,2017年就會破產。

2012-12-25 12:51

川普關稅大刀揮下 陸行之提三解決方向「更擔心他國效仿」

川普關稅大刀揮下 陸行之提三解決方向「更擔心他國效仿」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所有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對貿易逆差較大的國家徵收更高的關稅,對此知名分析師陸行之認為,目前各國解決之道有三個方向,同時他也認為,高通貨膨脹不可避免,實在看不出來美國Fed有多少本錢去砍利率,除非美國需求大崩盤,消費者先會砍非必需品需求。

2025-04-06 06:00

越跌越買砸4000萬 「股市女王」押債月領息20萬

越跌越買砸4000萬 「股市女王」押債月領息20萬

擁有37年台股資歷的李蜀芳,在證券投顧業有「股市女王」稱號,早年操作習性是看準標的便重押,風格犀利,獲利出場後再將戰果轉進房市,滾大財富。近期,她的投資戰場以債為主,強調越跌越買,不到2年帳上已獲利400萬元,每月穩領超過20萬元債息。

2025-04-06 07:57

定期定額投資孩子未來! 爸媽最愛10檔基金曝光

定期定額投資孩子未來! 爸媽最愛10檔基金曝光

兒童與親子理財近年來受到許多爸媽重視,根據基富通統計,平台上逾3成的父母都有為家中子女開戶,其中,超過8成採取定期定額。至於投資金額方面,每月固定3,000元的比例約4成,而3,000-5,000元、5,000-8,000元的人,都各有1成5,顯示兒童或親子理財的普惠程度相當高。

2025-04-06 06:05

勞動部直聘專案選工升級 擴大開放引進印尼農業及機構看護移工

勞動部直聘專案選工升級 擴大開放引進印尼農業及機構看護移工

為提升國對國直聘服務成效,勞動部積極與各移工來源國透過雙邊會議擴大直聘專案選工的工作類別,目前已與印尼達成共識,除原提供製造業直聘專案選工服務外,進一步開放機構看護雇主及農業(含外展農業)雇主均可透過直聘中心辦理專案選工服務,直接自印尼引進機構看護及農業移工。

2025-04-06 06:00

台積電攜手英特爾合資建廠 花旗搖頭「不會成功」

台積電攜手英特爾合資建廠 花旗搖頭「不會成功」

外媒日前拋出台積電(2330)與英特爾(Intel)已達成初步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企業,共同經營英特爾位於美國的晶圓廠,對此花旗分析師持懷疑態度,鑑於營運方面的根本差異,此舉不會成功,相反地,花旗認為英特爾應該徹底退出晶片製造業務。

2025-04-05 18:15

鴻海3月、Q1營收創同期新高 估Q2表現「雙增」

鴻海3月、Q1營收創同期新高 估Q2表現「雙增」

鴻海(2317)今日公布3月營收5521億元,月增0.13%、年增23.37%,創歷年同期新高,首季整體營收為1兆6422億元,季減22.98%但年增24.20%,也寫歷年同期新猷,預估第2季營運展望將呈現季增、年增的「雙增」表現。

2025-04-05 17:17

被課32%重稅!胡采蘋曝2現況「台灣對美國很大方了」 1點超納悶

被課32%重稅!胡采蘋曝2現況「台灣對美國很大方了」 1點超納悶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台灣即將面臨32%的高關稅,衝擊全台產業發展,財經網美胡采蘋看完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的「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後,發現台灣對美國的貿易壁壘並沒有很多,主要是農產品跟汽車,但相對開放了,不禁疑惑「全台灣產業賠下去的意義是在?」

2025-04-05 17:14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