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造假? 龍口:這產業9成都摻玉米澱粉


▲米粉是國人愛吃的平價美食,更是人氣火紅的伴手禮。(資料照/記者廖苡安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民眾常吃的米粉其實不是真的「米」粉?在消基會及上下游新聞市集的一項「追查米粉含米量」檢驗計畫中,近9成含米量不合國家標準,連農會及名牌龍口都不合格;對此,業者回應說,這項產業9成產品都用玉米澱粉製作,但若不合標準,還是願意下架。

消基會從去年12月29日到今年1月14日在主要通路購買52件米粉,委請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化驗發現,高達45件近9成產品的米含量都未達CNS規定較低標準的50%;且多達39件、75%的米含量連20%都不到。

消基會表示,最令人吃驚的是,領導品牌龍口新竹米粉以粗蛋白含量反推米含量,僅7%到10%,宣傳字樣還寫90%以上,300公克售新台幣99元。其次,當中標純米米粉,由新竹縣農會生產的新竹純米粉含米量竟是0%;還有竹東地區農會加工製造的新竹純米米粉,米含量也只有13%到18%。

龍口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若標示不符標準,願意下架。但業者還補一句話說,這項產業9成產品都用玉米澱粉製作。新竹縣農會總幹事徐國鐸也表示會做處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消基會指出,民國92年時,也曾對市售米粉進行過含米量測試,檢測19件樣品的蛋白質含量,所有樣品的蛋白質含量都低於4.5%以下,也就是說,19件樣品皆不是純米精製而成,甚至連「調和米粉」的標準都達不到,且當初的標準比現在還嚴格,沒想到業者卻變本加厲,欺騙消費者。

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化驗組組長林玫欣說,米粉批發價每公斤20元以上,比玉米澱粉的批發價每公斤10多元貴許多。玉米澱粉為求適合作為加工食品使用,會用化學成份修飾,長期食用累積量若超過身體負荷,會傷肝及腎。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