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市面上常見的600cc瓶裝水的背後,竟是耗費了10,500cc的水資源才生產出來的,這驚人的17.5倍水資源消耗,來自「水足跡」這個嶄新概念,台北市環保局鼓勵大家多喝白開水,少喝瓶裝水。
台北市環保局表示,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統計,台灣年平均降雨量達2510公釐,是全球平均值的2.6倍,但每人平均可用水量竟僅達全球平均值的1/6,是全球排名第18位的缺水國家。為了讓更多市民朋友正視台灣水資源匱乏的議題,特別藉「水極限運動」活動,宣導「水足跡」的概念。
►屋頂水塔集雨水,節省用水花費。
環保局說明,所謂「水足跡」是由荷蘭的水資源專家Arjen Y.Hoekstra教授提出,意思是每樣物品生產過程所耗費的用水量,如何才能減少水足跡,降低水資源的消耗?環保局建議民眾可參考以下要訣:
一、優先選擇天然、植物類的食物。加工食品或肉類的食品,生產過程耗費的水資源較多,加上最近發生食品中違法添加事件,所以選擇「天然食物」就水資源保護及自己健康的考量,應遠較「加工食品」為佳。
二、多喝白開水,少喝瓶裝水。瓶裝水的水足跡遠高於白開水,需耗用17.5單位的水資源才能生產1單位的瓶裝水,就水資源使用的角度而言極為浪費,加上根據環保局統計,價格方面市售瓶裝水比白開水貴了約2500倍;健康方面,自來水檢驗把關項目達57項,瓶裝水僅10項;碳足跡方面,瓶裝水的碳足跡亦比白開水多了2100倍,所以就經濟、健康及環保的角度,都建議多喝白開水。
三、少喝飲料(soft drinks)。根據國外相關研究顯示註3,飲料的水足跡也相當驚人,0.5單位的飲料需耗費170~310單位的水,加上喝含糖飲料愈多,易發生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所以就地球水資源保育及自己身體健康的考量,應減少喝飲料。
►台北市議員潘懷宗和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曾召開記者會,指出部分瓶裝水含有致癌物三氯沙。(圖/潘懷宗議員辦公室提供)
環保局表示,根據全球化論壇水資源委員會主席莫德.巴洛(Maude Barlow)的專書,現在全球水資源已漸不足夠正常供給人們日常所需,水資源的爭奪將是未來難以避免的狀況,將來資源戰爭的對象可能從石油轉為水資源,因此未來各項產品的「水足跡」也將和現在的碳足跡一樣,成為未來政府及公民團體要求各大企業「環境資訊揭露」的重要內容。
台北市環保局與荒野保護協會等單位合作,6月9日(星期日)在市府東門廣場舉辦「水極限運動」,現場環保局的水環境教育行動車將告訴大家更多產品耗費大量水資源的真相。環保局說明,藉由水足跡可瞭解消費和生產商品所需要的水資源量以及污染水資源的程度,呼籲市民朋友應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多飲用白開水,減少食用瓶裝水;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
水足跡(Water footprint),代表某一個特定商品在製造過程中消耗地球水資源的程度,水足跡越小代表此產品對水資源的消耗越低。水足跡的計算,由3個部份組成,分別是綠色水足跡(Green water footprint)、藍色水足跡(Blue water footprint)、及灰色水足跡(Gray water footprint)。其中,綠色水足跡代表商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散量,藍色水足跡則代表消耗的地表水或地下淡水量,灰色水足跡則指稀釋生產中製造污染至標準水質所需要的用水量。三者加總即為水足跡。
我們想讓你知道…多喝水,少喝飲料不易發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