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薪資大崩盤!台灣派遣工比外勞還弱勢

文/今周刊

前言:不只企業愛用派遣工,連政府也大量進用,10年來台灣薪資倒退近6%!獨家取得勞委會最新草案,揭露政府將取消派遣上限,衝擊全台一千萬勞工

主計總處最新統計,今年的實質平均薪資三萬六千元,一口氣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還比十年前少六%,更讓人擔憂的是,除了「22K」之外,「派遣」已經成為拉低台灣薪資的主要原因之一,國科會調查派遣平均薪資,只有二萬六千八百元,是另一個箍住年輕人薪水的魔咒。

勞工界的孤兒!五十七萬派遣工 比外勞還弱勢!

法律上,要派公司不用支付派遣工保險、獎金、休假等福利,甚至資遣派遣工時,要派公司連資遣費都不用出。派遣工也沒有任何升遷管道,他們連名片也沒有,因為公司根本不承認有這些員工,像用完的寶特瓶,喝光後就丟回給派遣公司資源回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八年金融海嘯後,台灣的派遣人力大幅增加。學者及勞委會也統計,臨時性或派遣勞工人數從○二年的七萬多名,暴增了七倍,到去年的五十七萬名,早就超越外勞的四十萬名,但他們的工作,甚至比外勞更沒保障。

政府是最大派遣戶!愛用廉價高材生 比率最高逾六成!

不只是民間企業愛用派遣,更誇張的是,政府竟然才是全國最大派遣戶,而且還用低於合理薪資三到四成的超低價,讓台灣的薪資更進一步崩壞。根據監察院前年調查政府派遣勞工問題時發現,農委會及所屬機關派遣勞工達2803人、經濟部有2433人、教育部有1174人,高居各部會前三名。整個中央機關,派遣勞工竟超過萬人。

扯!用最低標壓榨 把派遣人力當商品

政府單位的人力需求,大量採用「價格標」,於是派遣公司為了得標,自然就壓低「商品」的價格,派遣工這些「商品」,也就愈來愈不值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政府用低於市價四成的低標大量採購派遣工,在政府單位當過五年派遣工的謝先生感受最深。他在法務部待過五年,換過三家派遣公司,政府一開始從一人月薪三一五○○元開始招標司機,後來降成三萬元。派遣業者的利潤被壓縮,因此向派遣工抽取的「介紹費」也逐年增長,變相壓榨勞工。

「原本一個月派遣公司要抽七千五百元,但每換一家,條件就變差,」派遣公司找到各種名目向派遣工抽錢,「最後連勞保、健保都幾乎可以從我們身上扣回來,一個月活生生抽掉一萬元。」薪水愈做愈少的謝先生,最後因難以忍受而辭去派遣工作。

勞委會新草案擬取消上限!大開門戶 衝擊全台一千萬勞工!

《今周刊》獨家取得九月六日最新修正版的《派遣勞工保護法》草案,赫見第二十三條分為甲案和乙案,當乙案規定派遣工不得超過企業員額四○%時,甲案卻是「不規範要派單位使用派遣人數比例限制」。「勞委會打算取消上限,覺得如果訂定上限,反而會『鼓勵企業用盡派遣員額』,增加派遣人數。」林佳和說。但是,這種解釋實在難以說服勞團,孫友聯就大力指責勞委會打算取消上限,再加上只針對保全、醫療等少數產業禁止派遣,根本是為了方便政府自己大量使用派遣訂出的法律,等於是大開門戶,「讓企業和政府派遣於法有據,正職工將全面被取代!」他擔憂地說。

一向「自我感覺良好」的總統馬英九,日前雖也為年輕人的低薪問題「感到歉疚」,卻沒有發現當他追求台灣經濟成長時,極速成長的派遣工市場,惡化的勞動條件,已讓多少台灣年輕人失去夢想?面對派遣魔咒,惡化年輕人的低薪問題,馬總統不應該只有歉疚,而是正視面對,整個社會更不該再冷眼旁觀。派遣法規最後定案究竟如何走,又會如何衝擊擁有一千萬勞工的勞動市場?…【全文請見今周刊875期

編按:本文摘自9月25日出刊之《今周刊》875期封面故事「台灣薪資大崩盤」,同期內容除本文外,並有「日本派遣氾濫 經濟長期停滯幫凶」、「五大解方 終結人力派遣亂象」等系列報導,更多內容請參閱875期《今周刊》。(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875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謝謝!)

關鍵字: 今周刊台灣薪資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股量縮小跌 張盛和:公股有適度進場

台股量縮小跌 張盛和:公股有適度進場

儘管平盤下放空本周起正式上路,且外資持續買超台股,追平今年4-5月時的連20買紀錄,不過,台股今(25)日再攻8300點無功而返,對於台股量縮下跌,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政爭雖然對股市有所影響,不過,股市終究還是反映基本面,目前公股行庫都有適度的進場。

2013-09-25 15:56

台股收跌15點 分析師:法人盤行情尚未完結篇

台股收跌15點 分析師:法人盤行情尚未完結篇

台股25日受國際股市影響,開低走低拉回修正整理,雖尾盤在金融指數的拉抬下,尾盤5分鐘搓合上漲14點,跌幅收斂,但最終仍下跌15.22點或0.18%,指數為8283.9點,成交金額為751.35億元,外資連20 買達陣,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9.7億元。分析師表示,法人盤行情持續進行,雖量能不足,但偏多操作較穩。

2013-09-25 15:54

反攻擁3利器 新興市場將旺到Q4

反攻擁3利器 新興市場將旺到Q4

今年來表現落後的新興市場,終於在9月展開大反攻,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漲9.3%,超越MSCI世界指數的5.7%,不僅如此,65檔環球新興市場基金績效也全面收紅,平均上漲逾7.5%,急起直追態勢鮮明,眼見傳統旺季來臨,新興市場氣勢可望旺到第四季。

2013-09-25 14:23

美債百年零息綁定關稅談判 專家釋疑「不給息算不算倒債?」

美債百年零息綁定關稅談判 專家釋疑「不給息算不算倒債?」

傳美國可能逼迫外國債權人將所持美國國債換成100年期零息債券,減輕美國債務負擔做為關稅談判一環,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日前直指,倘若美國這樣做,相當於的倒債。雨果在「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臉書上指出,美國若發行零息美債採折價發行,不能算是真的沒有利息。

2025-04-23 00:01

筆電產業觀望關稅談判情況 今年品牌出貨成長率下修至1.4%

筆電產業觀望關稅談判情況 今年品牌出貨成長率下修至1.4%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儘管美國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提供筆電品牌短暫喘息空間,然整體市場仍籠罩在政策與經濟的不確定性中。品牌自2024年底開始提前擴大備貨規模,推升2024年第四季出貨年增率至5.1%,2025年第一季更達7.2%。然而,考量整體經濟疲軟與關稅風險升溫,預估2025年筆電品牌全年出貨年增率將由3.6%下修至1.4%。

2025-04-22 21:14

受惠川普關稅!巨鎧獲全美最大鋁圈廠逾300萬美元訂單 本月開始出貨

受惠川普關稅!巨鎧獲全美最大鋁圈廠逾300萬美元訂單 本月開始出貨

正當全球掀起川普關稅衝擊之際,巨鎧精密(2254)反而因取得美國汽車生活風格品牌 Hoonigan 逾300 萬美元訂單,並自4月起開始出貨,逐步認列營收。未來關稅若去除中國最大低價競爭的對手,巨鎧將成為市場獨角獸,成為川普關稅受惠者。

2025-04-22 21:11

防堵中國啤酒混淆產地 明年起廣告不明確最高罰50萬

防堵中國啤酒混淆產地 明年起廣告不明確最高罰50萬

為了防堵中國啤酒低價傾銷,或是混在台灣名產或外國品牌中讓消費者誤認是台灣製或外國製,財政部今(22)日發布解釋令明定,酒的容器與包裝標示文字,可使人誤信產自原產地以外的國家;或進口酒的廣告或促銷內容,有非屬原產地地名的相關文字、圖形、記號、圖片,使人對原產地有所混淆,明年起最高可處50萬元罰鍰。

2025-04-22 18:28

HOYA BIT交易所推「投資地球挑戰」4任務 新戶輸入「esg」爽拿 5 萬+ 綠點

HOYA BIT交易所推「投資地球挑戰」4任務 新戶輸入「esg」爽拿 5 萬+ 綠點

根據 PwC《2024 消費者之聲調查》,即便面臨通膨與生活成本上升,消費者平均仍願意多花 9.7% 的價格購買永續商品;此外,高達 85% 的受訪者表示,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氣候變遷的破壞性影響,進而傾向選擇環保產品,顯見全民永續意識抬頭。隨著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到來,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 HOYA BIT 特別響應環境部推動的環保集點機制,領先業界推出「投資地球挑戰」計畫,即日起至 6 月 5 日「世界環境日」止,用戶透過 HOYA BIT 完成指定任務,即可快速累積環保集點,大幅超越一般日常消費的

2025-04-22 18:05

52萬股民注意!兆豐金擬配1.6元現金 殖利率破4%

52萬股民注意!兆豐金擬配1.6元現金 殖利率破4%

52萬存股族注意!兆豐金(2886)今(22)日公告董事會決議,擬配發每股1.6元現金股利,以兆豐金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2.35元,盈餘分配率逼近7成,現金殖利率則在4%以上。

2025-04-22 17:50

蘋菓西打重生!大飲睽違9年首見配息 每股擬發0.35元現金

蘋菓西打重生!大飲睽違9年首見配息 每股擬發0.35元現金

「蘋菓西打」母公司大飲(1213)經歷食安危機後強勢復出,去年Q4透露債務全清償,全年轉虧為盈,稅後淨利為4.93億元,EPS為8.71元,今董事會決議股利分派,每股擬配發0.35元現金股利,是睽違9年再度發放股利。

2025-04-22 17:3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