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清除異己,北韓第二號人物張成澤被捕畫面。(圖/CFP)
作者/馬賽克
北韓是封建歷史的「活化石」。都21世紀了,還保留著封建帝國的獨裁統治方式、 父子相傳的接班人制度、 以及極端殘酷的處決手法(如傳說中的「犬決」)。
正因為如此,媒體在報導北韓的新聞時,往往喜歡用調侃的語氣和用語來書寫。例如日前發生的北韓第二號人物張成澤倒台/遭處決的消息,即是一例。
很多中文媒體都用「攝政王」一詞來形容張成澤的身分。但事實上這是不正確的的,把歷史名詞當抗生素一樣的濫用, 只會弄混了大家對歷史的認識 (這是「新聞娛樂化」的悲哀)。
所謂「攝政王」,是指在君主制度裡,當國家的即位君主不能管理國政時,由他人代替處理國政。最典型的例子是當君主年幼時,由君主的直系親屬擔任此職。
中國歷史上稱得上「攝政王」的,重要的只有「三個半」。 半個是西周時期的周公旦 (他只能算半個,是因為他究竟有沒有擔任攝政王,歷史上仍然有爭議)。
另外3個人,第一個是西漢末的王莽。僅兩歲的孺子嬰被立為皇太子,太皇太后依群臣之見,請王莽代理天子朝政,並且稱王莽為「攝皇帝」,年號「攝政」。
第二個,是名實相副的「攝政王」:清初順治一朝的多爾袞,稱「皇父摄政王」(實際上他是順治的叔叔 )。
第三個,是清末宣統一朝的載灃,他是宣統(溥儀)的爸爸,時任「監國攝政王」。
其餘的,儘管權力大到如明朝的首輔張居正,也只能算是輔政大臣而已。
歷史上,先帝把幼主託給輔政大臣的例子很多。咸豐皇帝遺命把同治小皇帝交給肅順等「顧命八大臣」輔政即是一例。當然,後來慈禧聯合「六叔」:恭視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八大臣於是就Game Over啦!這個故事,連邱淑貞跟梁家輝主演 的電影《慈禧的秘密生活》裡都有演過。
回到張成澤的例子,他既非金正恩的直系血親,他所輔助的金正恩也已經不是小孩子、權力也沒有大到凌駕在金正恩之上。所以,他頂多只能/算是輔助少主(下是幼主主)的「輔政大臣」而已 ,「攝政王」一職, 他如何當得起?這根本是少數媒體在灌水胡謅,多數媒體跟著「瞎起哄」!
攝徵王不能亂說。如果給一些國語發音下是很標準的廣東朋友來唸 ,是會鬧笑話的!
●作者馬賽克,新北市,大畢,自由業,喜愛讀書與音樂。本文為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ETtoday新聞雲》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