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戰後第一間中文書店 跨時代「自立書店」賣書69年

▲自立書店是基隆戰後第一間中文書店。(圖/記者張曼蘋攝)

記者張曼蘋/採訪報導

「以前基隆書店的書都是從我這批發的!」98歲的陳上惠創立基隆戰後第一家中文書店,至今將近69年,他在抗戰勝利後隨軍來台灣。他除了曾將退休俸拿去辦報,還擔任基隆日報的資料室主任,最後賣掉所有家當,辦了這間「自立書店」。如今,他每天在店裡「以琴會友」,「鋸琴」的演奏讓書店頓時成了音樂廳。

黃埔軍校畢業的陳上惠,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隨軍來台灣,當時30名退伍同僚決定將一同將退休俸拿出來「辦報」。陳上惠表示,由於當時礙於報禁,任何人要辦報都很困難,雖然後來順利辦了「自強日報」,卻不敵當時台北兩大報中央日報及新生報,「那時很多人中文報紙還看不懂,一份報紙從早擺到晚都賣不出去」,且受到龐大租金壓力,自強日報移往基隆,即使如此卻苦撐不久仍決定關門。

當時陳上惠走投無入下,正打算與妻子到基隆港務局搭船回廈門,經過基隆市政府時,瞧見公佈欄上徵報務人員的消息,隨即投履歷應徵,也順利錄取「基隆日報」資料室主任一職。「這是我遇過最危險的事!」陳上惠指出,當時為取得大量資料,常常得要到台北報社調資料,卻因為遇到二二八事件,差點被當日軍而有生命危險,最後還因為時任市長被調回台北,「基隆日報」不到一個月就倒了,他又再度失業。

▲陳上惠除了愛看書讀報,鋸琴也是他的最愛。(圖/記者張曼蘋攝)

為了尋求出路,陳上惠與友人討論許久,決定衝著「抗戰後政府禁日語、禁賣所有日文書」這點,要來開第一間中文書店「自立書店」,而他除了賣掉妻子的金手鐲、收音機等、買鋸子來製作書櫃,更找了船員幫忙「跑單幫」從上海進口書籍與雜誌;陳上惠表示,民國36年時書店一開張,外頭人山人海,全部的人都想要看「中文繁體書」,幾乎基隆書店的書都是從他這裡批發的,「朋友更開了自由書店、自強書店,與我的自立書店可以稱為三自書店。」

「每天都會有人來問進新書沒。」陳上惠說,當時一本書2塊5毛錢,一星期就會賣掉書店約三分之一的書籍,其中最後歡迎的書就以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等武俠小說及魯迅的書為主,一堆人在書店內從早待到晚,但隨著網路興起,看書的人越來越少,「只剩下參考書最好賣」,幸好房子是自己的,才能讓自強書店繼續營運。

除了看書讀報外,音樂也是陳上惠的興趣。他笑著說,音樂是延壽的秘訣,也能讓腦袋不退化,原先拿來製作書櫃的鋸子,現在已是鎮店骨董。陳上惠至今仍會到店內拉鋸琴,透過音樂吸引更多人駐足欣賞,他更自封為「快樂的琴手!」

▼自立書店已經擁有69年的歷史。(圖/記者張曼蘋攝)

▼陳上惠除了看書讀報外,最喜歡演奏鋸琴。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公民(勿用)熱門新聞

台限定絕美「姬長尾水青蛾」曝光

信件送不完 郵差竟丟下清水斷崖

法越混血漫畫家 為自身血統驕傲

蘭嶼大龍王鯛 被當生魚片吃下肚

四方報/寶島框架背後的肖像

每秒24格 呂文忠的「偶動畫夢」

庇護所:台灣外勞政策欠缺同理心

新莊老街都更 百年郡役所恐被拆

為生態 客家人「砍油桐種木耳」

一棵油桐樹10年就「染白」山頭

客委會辦「桐花祭」 原來是...

搶救大肚山15萬棵樹 媽媽反中科

四方報/後站商家經營有礙

斷層帶上違建多 中正學生挫咧等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