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姝伶‧繪/陳佳蕙
為了在孩子受傷害時,父母可以即時給予適當的支援,父母平常就要教導孩子,不管任何人要挾你「不可以告訴爸媽」,一定要讓父母知道。
聚會裡,許多媽媽都反應,爸爸傾向教導孩子,尤其是男孩,「有人打你,就打回去。」也有人說,喜歡霸凌別人的孩子,其實是信心不夠的人,不怕他,反擊回去,下次他就不敢欺負你了。
打回去的講法,看似有它的道理,但在現實的學校情境裡,常常行不通。學校通常很忌諱校園打架事件,所以就算是被欺負者的自衛行為,如果不是有充足的理由,如當事人別無選擇,仍可能面對學校的處分。
孩子安全是第一考量
當孩子回來說被欺負時,父母即使覺得很心疼,在做出任何反應,或下定論之前,要理性地思考,讓整件事情變成一個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首先應釐清兩件事。小學階段,有些孩子動手動腳,是因為先天動作大或較粗魯,或自制力不足,並不是真正的霸凌。所以,先請孩子回去觀察:「他對班上每個同學都會做類似的行為,還是只針對你一個人?」
其次要釐清事情的來龍去脈,讓孩子有機會檢討,是否自己在言行舉止上,挑釁、激怒對方。如果分析結果,對方是針對自家孩子,而孩子也沒做任何不當行為,那就比較肯定是霸凌。
如果是發生在學校,一定要讓老師知道,請老師協助處理。不過,即使老師答應會和對方溝通,也不表示霸凌會馬上停止,所以要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譬如,下課時間,遠離那個孩子,或者在值勤的老師或志工旁邊玩。
如果霸凌持續,可以再報告老師。如果試了這些方法都沒用,可以考慮讓孩子反擊。但這個決定要非常小心,無論如何,要以孩子的安全為第一優先,若孩子和對方身材相差很大,反擊的結果有受傷的潛在危險,仍應以選擇迴避為主。
曾有位爸爸氣不過孩子被人欺負,跑去警告對方,但因那個孩子是未成年,爸爸反而惹上了「欺負未成年人」的官司。所以爸媽們在氣憤之餘,仍要小心不要觸犯到法律。
一般人覺得,又瘦又小的孩子容易被欺負,但也不盡然,倒是畏縮或怯懦的表情或肢體語言,可能招惹小霸王覺得你好欺侮。所以鼓勵孩子走路時抬頭挺胸,和人說話時眼睛看著對方,表現出自信大方,可以減少被欺負的機率。對於較膽怯的孩子,有些父母發現孩子學了功夫或跆拳道之後,會變得比較有自信。
人際關係上,孩子屬於哪種類型?
另一種和霸凌類似的行為,是比較跋扈(bossy)的孩子。這種孩子不是真的想要欺負人,只是希望當龍頭,要別人聽他的。為了鞏固在群體裡的地位,會製造小團體排斥他人。
父母很不喜歡看到自己的孩子和跋扈的朋友在一起,覺得孩子被人牽著鼻子走,沒有自己的意見,所以常常規勸孩子和這個朋友疏遠,孩子卻不肯,往往讓爸媽很氣餒、懊惱。
孩子由於天生個性加上成長經驗,在人際關係上,可以簡單分為三種不同的角色:領導者、追隨者和對等者。
領導者類型的人聚在一起,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別人聽從他的,很容易起爭執;都是追隨者在一起,則會出現鬆散、群龍無首的局面。對等者較平衡,會和別人商量,共同找出彼此可以接受的想法。
父母應該用心觀察自己的孩子屬於哪一類型。如果是屬於領導者,要教導他尊重別人的想法,做個有同理心的領導人,不要錯把跋扈當成領導能力。對等型的孩子,父母較不需要擔憂其人際關係,但仍應教導孩子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而如果孩子是屬於追隨者類型,父母也不要懊惱。其實不是每個人都合適當領導人,有些孩子在當追隨者時很自在,很有安全感,將跋扈視為魄力,一點都不會有任何負面感受,父母就不必太懊惱。
唯一要注意的是,有沒有盲從,不應該的事也附和去做;有沒有自己很不喜歡,卻勉強自己去做的情形。應該教導孩子,即使自己是追隨者,仍然有自主權,要能分辨是非對錯,也應受到該有的尊重。
不管孩子天生是領導者或追隨者,父母不要有高下的價值觀。每個人都是領導者,事情無法完成;都是追隨者,也會沒有方向。所以彼此互補,就可以有符合社會需要的團隊。
作者介紹:陳姝伶―台大社會系、社會研究所畢業,奧瑞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幼兒教育系博士,專攻幼兒認知發展及親職教育。1991 年在舊金山灣區成立親子樂園,義務解答華人父母在教養上的疑惑,帶領讀書會和父母成長班。與余怡菁合著有《教出這樣的好孩子》、《開心聊天教出好孩子》。
延伸閱讀: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