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 衝了!天天集氣Switch等你帶回家
  • 預測神準=Switch到手?快來挑戰

外表像斑馬叫聲像驢 保育員每周五講古「非洲野驢」小故事

▲非洲野驢外表像馬叫聲卻像驢。(圖/翻攝自臺北市立動物園官網,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沙漠動物區的非洲野驢,有著驢一般的叫聲,腳卻像斑馬一樣有條紋,容易誤解成驢和斑馬繁殖的後代,為了讓民眾更清楚的分辨,9、10月將會舉辦動物保母講古(Keeper’s Talk),主題選定「新朋友開啟新視野-保育物種習性與適應」在每周五上午10時45分至11時,由相處一年的保育員分享野驢的故事。

非洲野驢去年透過歐洲瀕危物種計畫EEP引進,主要分布於衣索匹亞及厄利垂亞南邊的乾旱區域,因獵捕壓力,棲地、水源、食物來源與通路持續縮減,甚至可能和人類圈養的家驢雜交等衝擊,粗估在原棲地約只剩不及600頭,被IUCN自然生態保育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物種。動物園參與國際動物保育,建立起亞洲第一個非洲野驢的衛星族群,降低因環境變遷,或是疫病傳播所引發的風險,進而提升族群數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野驢全年都可以繁殖,公驢會發出喔咿喔咿的叫聲展開追求,若母驢還沒準備好要繁殖時,就會對頻頻接近的公驢,使出後腳飛踢來表示拒絕,但繁殖期母驢也可能會被窮追不捨的公驢咬傷。

▲保育員講解有關非洲野驢的故事。

為了在野外求生存,時時保持警戒,周遭突然的大動作和聲響,都會引起非洲野驢的關注,只要看到牠們豎起耳朵,盯著一個方向站定不動,就是正在警戒中,以便能及時逃離危險。而經過一年的相處,保育員透過時間相處已經取得信任,不但可以觸摸到身體各部位,當野驢受傷時還能親手為牠們擦藥。

▲經過一年的相處讓警覺性高的非洲野驢對保育員相當信任,還願意讓他撫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動物園除了可以看到非洲野驢之外,還能見到同樣是被IUCN列為極度瀕危動物的弓角羚羊,與牠們生活在一起。野生弓角羚羊經常成為狩獵者的目標,加上棲息地喪失的嚴重威脅,族群數量持續減少中,估計總數已低於300頭,所以被保育專家認為是在近期滅絕風險最高的撒哈拉牛科動物。

關鍵字: 非洲野驢動物園動物保母講古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寵物動物熱門新聞

為什麼小喵咪愛黏著你睡?5大原因讓貓奴的心都融化了!

吃「整塊好市多蛋糕」累趴 貪心負鼠爆紅

宋爺爺睽違10個月見到福寶了!

賓士貓搭火車冒險27公里 獲終身免費搭車

柴柴經過全家見「顧門貓咪」石化

再1分鐘吃晚餐 飢餓拉拉拍肩討飯

奶汪肚子餓 啃扶手賣萌求關注

海獺炫耀石頭 放岸上給漁民欣賞

毛孩出現「6變化」代表正在向你道別

她滿屋找狗 「澳洲牧羊貓」默默欣賞

目睹外送包快崩塌!2貓恐怖平衡

王錦蛇肚裡剖出「三坨塑膠袋」

失蹤狗狗被送到收容所 意外與主人重逢

吉娃娃腳抖 再生醫療讓牠再蹦跳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