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南投的親愛愛樂樂團,直接穿著原住民服裝到維也納比賽,奪下第一名。(圖/翻攝親愛愛樂樂團臉書,下同)
記者盧映慈/台北報導
「這是非常優秀的成功演出,你們是第一名!(You are the first prize with outstanding success.)」南投仁愛鄉的「親愛愛樂弦樂團」由原民孩子組成,8日在維也納舉行的「至高榮耀」國際青少年音樂節,他們演奏包含泰雅序曲「好好活著」的3首曲子,不但拿下第一名,結束後也讓「全場落淚起立鼓掌」。
「至高榮耀」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The Summa Cum Laude Festival in Vienna)是音樂界的「青年奧林匹克」,比賽地點就是在傳說中的音樂聖殿「金色大廳」,也是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世界轉播現場;今年共有2千多人參賽,弦樂團有6隊,雖然身在西方古典樂的殿堂,但親愛愛樂只演奏一首「莫札特KV136嬉遊曲(K136 Divertimento in D)」代表,另兩首泰雅序曲、馬卡道狂想曲都是「來自原住民的驕傲」。
▲來自賽德克、泰雅部落的原住民孩子,真的讓世界「聽見台灣」!
這首泰雅序曲改編自泰雅族的古調,原本的曲名是「好好活著」,是族內耆老能跟孩子說的最簡單、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念想」,長大後出去外面工作一定要努力,而且一定要好好的活著;馬卡道狂想曲則是由平埔族「馬卡道族」的歌謠為發想,由作曲家李哲藝編曲,結合現代的音樂元素、加入西樂的演奏方式,重新詮釋原住民「多樣化」的音符。
「想讓世界聽見台灣」,親愛愛樂弦樂團在2008年成立,中間曾2次拿下全國音樂比賽特優,今年獲得推薦、首次能到海外參賽,直言「除了參加比賽,更是一趟學習與見證之旅」;不過身為「公益團體」的樂團,每一分募款的錢都投入樂團經營、讓孩子們能繼續學音樂,這次為了參加比賽,雖然有企業贊助、政府補助200萬,但剩餘200萬經費都是一場場音樂會募款集來,就為了能大喊「我來自台灣!」
▲沒有指揮、沒有譜架,孩子們用自己的心奮力演奏,讓評審大讚「超有生命力」!
親愛愛樂的團員大都來自親愛國小的畢業生,這次參加的32人裡面,只有2位還是在校生,其他各自分布在大學、高中、國中,年齡雖廣,但大家「愛樂」的心並不變。指導老師陳珮文表示,孩子們都很害羞,出國的時候要叫他們到街頭演奏、面對那麼多的陌生人其實「很害怕」,但每次拉完琴被問到「你們來自哪裡?」 他們就可以大聲的說「我來自台灣」,所以為了讓世界認識台灣,孩子勇敢的說「我們願意努力、一定要做到!」
另一位指導老師王子建則說「對於這一切就是感謝」,每一個舞台都很重要、都是一段人生的縮影,每個舞台結束之後就「必須歸零,重新開始」,對於勝負,也要以平常心對待。此行的還有一位隨團指導、台南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李季,他笑說,親愛愛樂的團員由於默契極佳,所以「從來都沒有指揮、也不需要看譜」,但是工作人員不太相信有樂團不需要譜架、不需要指揮,他只好在演出前直接衝到台上強調「務必把譜架跟指揮台全部撤掉」。
▲充滿賽德克、泰雅色彩的迷你提琴。
親愛愛樂除了演出之外,還會協同部落媽媽一起製作「手工小提琴」,陳珮文說,這個原住民部落主要是霧社事件「賽德克巴萊」的遺族和泰雅族,製作的小提琴吊飾、隨身碟上都帶有濃濃的泰雅色彩;除了用音樂會募款,這些精緻的迷你提琴吊飾也是她們的經濟來源之一,每一筆、每一畫都是手工親繪,也飽含對音樂的熱愛。
除了親愛愛樂之外,駐奧地利代表處表示,中正國中弦樂團及康橋國際學校管絃樂團也傳出「很不錯的佳績」,分別在弦樂、交響樂項目拿到第三名;中正國中弦樂團也曾在去年的澳洲國際音樂藝術節獲得樂團組金牌獎,也是台灣樂團第一次在該項比賽中拿獎。這次維也納比賽的優勝隊伍,也預定在維也納時間十一日的下午兩點,到維也納音樂廳大廳(Konzerthaus, Great Hall)表演,親愛愛樂將再度演出讓人感動落淚的「泰雅序曲」。
▼中正國中弦樂團也拿下第三名的成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