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俊宏/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局表示,周五(22日)前後鋒面系統位於台灣北部海面,預計會使得北台灣雲量增多。前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說,台灣海峽19日有大量「鬼波」,顯示其大氣穩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象局表示,20日白天天氣狀況類似19日,各地普遍多雲到晴,但花東、恆春半島水氣仍稍多,不定時會有短暫陣雨或雷雨發生,尤其恆春半島、台東地區有時雨勢稍大;中午過後,南部地區及各地山區因為熱力作用的關係易有午後短暫雷陣雨。
氣象局說,清晨各地低溫約25、26度,感受上較為舒適,而白天高溫仍可達到32至35度,感受仍然炎熱,中午外出請注意防曬並多補充水分。
氣象局指出,周五前後鋒面系統位於台灣北部海面,預計會使得北部雲量增多,至於會不會進一步影響台灣的天氣則有待觀察;未來一周北部、東半部高溫約31到33度,中南部略高一些,約34、35度,各地低溫約24到26度。根據氣象局的一周溫度趨勢圖,估台北市周四(21日)高溫35度,周五到周日(24日)降到32度。
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說,19日下午3時的雷達回波合成圖顯示,台灣海峽北部有回波存在,因雷達波受到穩定大氣,不正常的折射而生成,是為異常回波(AP),又稱「鬼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德榮表示,如果在這種大氣條件下,只去分析雷達回波,就會造成誤判,以為該地區有雲雨存在;但如果同時比對可見光雲圖,即可判斷該地區實際上晴朗無雲。他指出,除非是已受過嚴格訓練的預報員,否則還是要多交叉比對各種觀測資料,既可以互補,也可避免誤判的情形發生。
氣象局科技中心主任鄭明典18日也在臉書提到這個現象,他說,又稱為「大氣導管效應」或「大氣波導效應」,英文是「atmospheric ducting」。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解釋,低層大氣出現兩個「乾層」,乾空氣的電磁波折射率比濕空氣小很多,折射率的顯著變化會產生電磁波的超折射現象;結果雷達的電磁波可能在兩個乾層間來回折射,傳遞到很遠的地方,直到遇到反射體,如遠山等,或是超折射後照射到海面,產生海面回波,這類情況就可能在雷達偵測範圍內沒有對流系統的情況,出現明顯的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