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簷下組「迷你聯合國」!外國人齊聚台北 在家裡跨出國界

▲▼共生公寓borderless house,打造了國際交流的環境。(圖/Borderless House提供)

▲共生公寓borderless house打造了國際交流的居住環境。(圖/Borderless House提供)

記者錢玉紘/採訪報導

近年來拜訪台灣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他們大多來旅遊、學中文或是工作,但是台北居大不易,對本地人來說都很困難了,更何況是外國朋友們呢。日本公司「Borderless House」因此將Share House的概念引進了台北,讓在這座城市的外國朋友們能有個落腳處,同時還可以跟台灣人交朋友,打造一個國際化的居住環境。

Borderless House是一個主打國際交流的共享房屋,日本創辦人從最早從東京起家,當時發現來學日文的外國人數量相當多,但是大部分能交到的朋友也都是外國人,但對於想學習語言的人來說,會很希望能接跟本地人交朋友,藉由環境來練習,於是讓他們有了這個概念,在2008年時打造了以國際交流為目的Borderless House。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Borderless House從創辦開始以來,固定會一個家裡和房間內安排一半外國人,一半本地人,以創造一個國際化的環境。當Borderless House尋找海外擴點時,他們認為,台灣和日本社會環境很像,而且是學中文的大本營,應該也有類似的問題,做了調查研究之後,就來到台北找尋合適的房屋,開始經營Borderless House in Taipei,目前在一共有20個物件,大約有170位住戶。

►房租省30%!「青銀共居」90歲奶奶當朋友...傳承生命經驗
►台北租屋像懲罰單身…共居「許願池」吃喝玩樂揪團就出發

北上打拼只能當「逐夢蝸居族」? 「共居生活」溫暖對家的想像

▲Borderless House讓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能一起在台北生活,互相學習。(圖/記者楊蕙綾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籍員工山本崇人就曾經是東京Borderless House的住戶,他提到,除了想打造國際交流的環境之外,他們更希望能夠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刻板印象,藉由同住在屋簷下,大家能互相合作,彼此學習,不再用偏見的眼光看待跟自己背景不同的人。目前台北的Borderless House中,外國人平均年齡大約是21、22歲,大部分是來學中文的學生,台灣人則是以上班族居多,大約20到30歲,最短租約從一個月開始。

Borderless House找到適合的房子之後,會將房內的家具和水電網路都設置好,房客只需要簽約帶行李就可以入住,對於外國人來說,這是一項非常方便的服務。房客宋智雅(Giorgia)來自義大利,她提到,一開始來台灣找房子的時候,因為中文不是很好,看不懂合約,再加上課程只有4個月,而大部分的租約都要半年以上,於是就選擇搬進Borderless House,時間上彈性,也不用解決網路或水電費等繁雜的問題。

▲對義大利女孩宋智雅來說,Borderless House幫助她解決了繁雜的住房問題。(圖/記者楊蕙綾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除了方便之外,最特別的還是可以和各國的人交朋友。來自日本的房客拓馬是個軟體工程師,因為想要學中文所以來台灣,目前已經待了5個月,一開始就因為喜歡跟人互動,想交到不同的朋友而選擇了共享公寓,他說,在這裡認識了很多很棒很有趣的人,而且他的室友剛好是個曾經去北海道念書的台灣男孩,「他的日文講得很好,我們常常聊到他在北海道的故事,或是聊有關還有日本旅遊」。

拓馬說,在Borderless House可以同時練習英文和學中文,他的室友們除了台灣人之外,還有來自日本、韓國、香港和美國等地的朋友,也時常會一起吃晚餐,有空的時候會一起出去玩,像是之前曾去過陽明山野餐,而且還準備下個月要去露營,「我很喜歡這樣的環境,目前遇到的每個人都很親切善良」。

▲住戶們會一起出外郊遊野餐,增進感情。(圖/Borderless House提供)

另一位房客馮源深(Mannel)來自西班牙,之前曾經在北京住過一年,因為受不了北京太過擁擠的環境,放假時到台灣玩了幾天,覺得很喜歡,所以就來到這裡工作,主要也是因為想要學中文,還取了中文名字。他提到,先前就知道有「Share House」這樣的概念,看了Borderless House之後覺得環境很舒適,於是就住下了,目前已經住了一年半。

馮源深因為住了比較長的時間,前後大約遇過30個房客,而他現在的室友中剛好有兩個台灣男生在學西班牙文,所以平時也會有語言交換的活動,而且都住在一起,所以時間很自由,「有時候會很想念我的國家,但我其中一個室友去過西班牙,就會跟我講他在那邊遇到的事,我覺得很不錯」。愛熱鬧的他也常常是揪室友們一起出去玩的人,大家除了在家裡吃飯外,也會去看演唱會或是參與一些文化活動。

Borderless House大約每三個月會舉辦一次大型的活動,讓住在在不同地方的房客們可以有碰面交流的機會,先前曾舉辦過中秋烤肉、野餐、聖誕趴、萬聖節趴等等,馮源深提到,因為他先前曾參加過這些活動,所以也認識了其他的房客,「我最喜歡Borderless House的地方是,在這裡遇到很多不同的人,分享不同的故事,甚至可以學到不同的語言,像是中文或是日文韓文,非常有趣」。

▲Borderless House也會大約每3個月舉辦一次大型活動,讓不同地方的住戶也有機會認識。(圖/Borderless House提供)

曾經住過Borderless House兩次的宋智雅目前在師大學中文,現在住的地方一共有7位室友,大家平時會一起吃飯或看電影,這算是她第一次跟這麼多人一起住,平常室友們也會固定找時間開會,決定分配打掃工作等等的家務事,她表示,最喜歡的除了方便和友善的環境外,因為員工們會在房客住進去前先簡單認識,感覺上是一個比較安全的環境,住起來很安心。

山本崇人則說,一般來說,如果有房客聯絡他們的時候,會先看是否有適合的空房,「我們會先彼此認識,也確保新房客符合Borderless House的理念」,也會有房客想要和特定國家或說某種語言的人一起住,若是房間分配上可行,他們都會盡量滿足,但仍維持本地人與外國人一半一半的比例,而且一間房屋內除了台灣人之外,同個國籍的房客不會超過兩位。

▲來自西班牙的馮源深(右)認為,大家住在一起自然會找到溝通的方式。(圖/記者楊蕙綾攝)

對於台灣的住戶來說,大部分的人都是曾到外國留學,回到台灣後能接觸不同文化的機會變少,更失去了能學習語言的環境,加上台北房價高,租屋本來就是首選,因此才會想要住進Borderless House。不過,山本崇人提到,其實語言能力並不是住進Borderless House的必要條件,馮源深也認為,「大家住在一起總是會找到自己的溝通方式,所以也沒什麼關係」。

不過,和別人一起住在同個屋簷下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便是一家人都常會有摩擦,更何況是來自世界各地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宋智雅說,之前就曾經遇過一個室友,常常帶自己的朋友回家聊天,「我覺得這樣是OK的,但是應該要先通知我們其他人,以免打擾到彼此」。類似這樣的狀況雖然不是大問題,但仍然需要房客之間溝通合作,才能打造舒適的居住環境。

▲住戶們會利用小白板交流溝通。(圖/記者楊蕙綾攝)

為了減少摩擦或爭執,山本崇人提到,Borderless House會希望住戶們自己訂定生活公約,如果是新房子的話,則是會請大家一起討論,但是之後的維持協調還是住戶們自己的功課。最重要的還是大家互相合作,藉由日常的互動打開心胸了解對方,消除對彼此的刻板印象,並且互相學習,開開眼界,就是Borderless House最主要的精神和宗旨。

▼Borderless House的精神就是互相合作,彼此學習。(圖/Borderless Hous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