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台北報導
新北市八里區的大坌坑遺址曾出土大量小米,但從何而來一直沒有合理的解釋。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志軍近日指出,5000多年前的古人就很可能在黃海及東南沿海海域,沿著「史前海上之路」進行較頻繁的海上活動,將北方文化傳入海峽兩岸地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東南及環太平洋地區史前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在2日至6日於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召開。趙志軍做了以上表示。
關於「史前海上之路」的推斷,主要是源自於福建南山遺址最新發現的大量炭化稻穀和小米。趙志軍表示,在新石器時代,種植水稻跟旱地作物小米,是山東半島地區特有的農業生產模式,「但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上看,沒有發現自山東半島地區向福建沿海地區陸地傳播的證據,剩下的可能性只有透過海路。」
趙志軍指出,南山遺址的考古發現,結合近期其他東南沿海遺址的考古成果,使得曾經只是假說的「史前海上之路」成為了可能,約四五千年前,中國有先民就在沿著東南海路進行交流,並將北方文化傳入海峽兩岸地區,這比先前學術界認為的古人海上交流時間提早了近千年。
「史前海上之路」學說也能夠解答困擾學術界多年的「台灣史前小米來源之謎」,作為台灣新石器時期的代表遺址,台灣大坌坑遺址曾出土大量小米,但這些小米從何而來,一直沒有合理的解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考古學家臧振華表示,「若說大坌坑的小米也來自於山東半島,但同時期台灣和山東的陶器特徵相差較多;若說來自福建,但此前福建地區一直沒有發現同時期的小米遺存。而南山遺址考古發現說明,大坌坑的小米很可能源自於海峽對岸的福建。」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洪曉純表示,南山遺址新發現為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幅歷史景象,約5000年前,南山文化的農業發達到一定程度後向沿海擴張,進而透過海路把同時種植水稻和小米的生產模式帶到台灣,影響了台灣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臧振華公佈的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和海南同時期史前遺址也高度相似,表明新石器時代中期,從台灣海峽到南中國海一帶的海上活動頻繁,「這表明了台灣新石器中期文化和東南沿海同時期文化應來自同一文化傳統。」
台灣學者近年來對靠近大陸的馬祖列島上的兩具史前人骨(2011年在亮島發現的兩具「亮島人」)骸進行了DNA研究,結果顯示,這兩名史前人類與現代台灣原住民以及東南亞若干島嶼族群有著共同的遺傳血緣。台灣考古學家陳仲玉表示,由此可以推斷大陸東南沿海一帶可能是近1萬年以來「原南島語族」的祖居地之一,「學術界將重新考量史前人類海洋遷徙史和南島語族的起源等問題」。
趙志軍表示,「史前海上之路」為探索台灣海峽之間的早期文化交流,以及與南島語族文化圈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線索,「那麼古人是如何航海的?是否有可能通過把獨木舟綁在一起利用海潮?古人的海洋航行能力超過我們的想像,還需要更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