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少子化對偏鄉學校來說,不只是虧本、還是倒校的危機,目前全台公立國小有130班只有1人,但老師還是得聘,在這種情形下,「混齡編班」就成了解套方法。130班中有62班是混齡教學,但多半是非學科的混齡,教育部則推動18所小學進行學科混齡試辦,「只要有學生,就不會廢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育部今年1月公布《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合併或停辦準則》,裡面清楚規定「學校新生或各年級學生有一人以上者,均應開班,並得辦理混齡編班、混齡教學」,來保障小校的受教權;不過目前常見的方式,都是混齡「非學科」,比如體育、綜合活動、電腦課等,較重的學科還是按照年級來上。
不過學校的功能不只有「教知識」,國教署國中小組長武曉霞說,現在的人數太少,學生沒辦法體驗人際互動、團體學習,所以才會有混齡編班的折衷方式;但隨著1人班越來越多,只有非學科的混齡已經沒辦法滿足需求,教育部目前在苗栗南河國小、台中中坑國小、東汴國小、嘉義豐山實驗學校等18所國小試辦學科混齡,主要是以年級來作為分段。
學科混齡的教材分為每年級一個版本,教學採分組方式進行,鼓勵學生用「探索式」學習,而高年級生也可以來帶領中低年級生,共同針對一個教學主題討論,根據《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混齡編班的課程節數也不受課綱限制,等於是另類的「森林小學」;搭上現在實驗教育、人本教育的熱潮,也許偏鄉小校反而可以闖出一片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