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變壞、整的變殘! 「文物醫生」讓2000年木器新生

「好的變壞、整的變殘、大的變小、小的變沒」。這是大陸出土數以萬計的漆木器所面臨的危險境況,也是大陸文保界迫切需攻克的難題。(圖/新華社)

▲荊州文物保護中心漆木器修復專家在查看漆木器脫水情況。(圖/新華社)

本報訊

「好的變壞、整的變殘、大的變小、小的變沒」。這是大陸出土數以萬計的漆木器所面臨的危險境況,也是大陸文保界迫切需攻克的難題。

在位於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郢都,如今的湖北荊州,一批特殊的「文物醫生」長期與糟朽的、破損的出土文物打交道,傾注全部心力將文物「修舊如舊」。

大陸漆木器的製作與使用始於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在戰國時期達到極盛。特別是雄踞南方的楚國,漆木器數量品種之多、工藝之精巧、紋飾之精美,與同時期的青銅器相比,呈現出更強烈的時代特徵。其器物所承載的彩繪、圖騰、文字等文化符號,也是中華文明珍貴的印跡。

湖北省文物考古專家介紹稱,從考古發現來看,戰國時期楚墓中隨葬漆木器已相當流行,少則幾件,多達數百件。

楚文化中心區域的荊州博物館擁有漆木器數量逾萬件,超過全國半數,這還不包括一些未定級的出土漆木器。根據最近的2015年《湖北省漆木器類文物專項調研報告》,僅湖北就有未定級的漆木器文物多達16051件/套,這些「排隊」等待修復的文物多數浸泡在水中,有些則自然風乾或散落,狀況令人堪憂。

日前,投資逾9000萬元新建的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科研大樓投入使用。記者在實驗室看到,小到耳杯、漆盤、漆盒,大到棺槨等漆木器,分別浸泡在蒸餾水水缸裡。文物上方掛著「藥瓶」,通過針管緩慢「注射」進漆木器「體內」。這種類似於輸液的方式,實則為複合乙二醛滴注加固法,如今已廣泛應用於漆木器保護。

而這一關鍵的技術突破,正是源自於有著化學學科背景的吳順清。

荊州文保中心專家吳順清說,長期浸泡在水中,不僅會使器物的彩繪脫落,還會使器物的胎質變軟,甚至泡腐。因此,漆木器出土後及時進行脫水處理才是最佳的保護方法。

荊州文保中心分析檢測部主任邱祖明告訴記者,全國各地出土漆木器數量龐大,乙二醛「注射」使文物加快進入脫水修復程式,有利於減少後續修復難度和經費投入。

來自南開大學生命科學院的副教授潘皎正在做關於「南海1號」出水漆木器微生物病害的分析,她指出,病蟲害對文物破壞的機理在學界暫未有明確解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用生物防治手段,能有效抑制病蟲害破壞。

近年來,隨著大陸博物館免費開放不斷深化,社會各界逐漸重視文物保護,大眾也看到、體驗到了越來越多的文物陸續「活」起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的職責是拯救那些深埋在地下兩千多年的珍貴文物,這不僅是保護文物所承載的珍貴資訊,更是傳遞中華文明的血脈,讓它們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煥然新生。」吳順清說。(新聞來源:新華社港台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