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時序進入冬季,日夜溫差大、水溫變化急遽,為養殖現場好發疫病之時,蝦類與水環境關係極為密切,對水質環境特別敏感,容易因環境不良而造成緊迫,使蝦體抵抗力下降;台南市動保處提醒台南市養殖業者,應仔細監控蝦隻攝食浮游變化情形,必要時應立即採樣送檢,避免場內大規模損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動保處指出,台南市漁業養殖面積廣達1萬1728公頃,養殖產量年約7.3萬噸/66億元;白蝦年產量4031噸/7.6億元,產量冠居全台。現今養殖白蝦多好發病毒性疾病,主要有白點症(WSS)、黃頭病 (YHD)、陶拉病 (TS)、傳染性及皮下造血組織壞死病 (IHHN) 及肝胰腺小病毒症 (HPVD) 等,常導致養殖場內大量死亡。
當蝦隻剛發病時可見急速明顯退料、倦怠、體力耗弱且行動遲緩,浮上水面並靠近池旁。當感染病毒時,蝦子體色會出現異常,如粉紅到紅棕色,或蝦殼呈現軟殼、白點狀,肌肉軟化,腸內沒有食物等症狀,後易因體質虛弱又繼發二次性細感染而死亡。因此,高密度養殖之蝦池要時時刻刻注意水質變化,以免因不良水質環境而誘發蝦隻疾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目前對蝦隻病毒尚無有效抑制或殺死其病毒的藥物,且蝦類無特異性之體液性免疫系統,無法如哺乳類或禽類等應用疫苗免疫而獲得對各種病毒之特異性之保護,故一般以避免引入病毒,進養無特定病原的蝦苗,營養照顧以增強蝦隻抵抗力等各種預防措施為主。
動保處呼籲,為維持良好養殖底質和水質,養殖池水排放入內時,最好先經過消毒,以避免感染;蝦隻收成後必需進行曬池、挖除底泥和撒布石灰和漂白粉等消毒工作。適時增加水車的使用以提升穩定溶氧量,並觀察蝦隻攝食情況,必要時須送檢診斷用藥,可善加利用本處水產動物疾病檢驗站,透過科學儀器及專業獸醫師診斷,早期防範早期治療,勿自行亂投藥,避免造成損失。
動保處於週一至週五在新營及中西區忠義辦公室提供魚病檢診及水質檢測,另於每週二、四上午9時至12時於北門水產動物疾病檢驗中心駐診,並以定點方式,派遣水產動物行動診療車,提供安南區水產動物疾病檢診與水質檢驗相關服務(每週一上午9時至12時於城西里活動中心『城西街3段431號』及每週三於四草里活動中心『大眾路656號』),歡迎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