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有民眾在網路販售以南投知名宮廟「紫南宮」為名之商品,被警方依違反《商標法》移送地檢署偵辦,許多民眾對商標定義往往停留在名牌或知名廠商標誌,以為在網路上只要不是名牌或知名廠商商品就不致觸法,往往疏於求證商品來源是否為商標權廠商正品即直接在網路販售,而輕忽在網路販賣商品的法律風險。
依《商標法》商標的範圍,只要是任何具有識別性的標識,不論是文字、圖形、顏色、動態、雷射標籤和聲音等,連手機的開機動畫都可以申請註冊為商標,「紫南宮」如果是具有識別性的標識且已註冊,當然亦可以取得商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依《商標法》第95條規定,民眾如果未得商標權人或團體商標權人同意,為行銷目的而於同類商品同一商品或服務,或於類似之商品或服務使用相同(或近似)於註冊商標或團體商標之商標,有致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者,最重甚至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20萬元以下罰金。且依同法第97條規定:民眾如果明知是他人所製作的仿冒品,為了販賣或意圖販賣而持有、陳列,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透過網路和電子媒體販售仿冒品,同樣屬於侵權的行為且有刑責,最重也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新台幣5萬元以下罰金。
另外,由於《商標法》刑罰規定是非告訴乃論的公訴罪,偵查機關只需發現侵害商標權即可偵辦起訴,無需商標權人提出告訴。而且,商標權人亦可依《商標法》第71條就查獲侵害商標權商品請求零售單價1500倍以下之賠償金額,而所查獲商品超過1500件時,即可以其查獲商品總價定賠償金額。
有鑑於現在商標範圍日漸擴大,登記也漸容易,取得商標權商品已數以萬計難以計算,民眾不論是否在網路販售商品時,從事販賣行為時,最好可至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站查詢同類或近似商品有無商標登記,當然更好是在販售進貨時,即要求出貨廠商提供取得商標權或得到商標權人授權或同意使用之證明,甚至直接向商標權人求證,以保障自己權利。(本文轉載自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粉絲頁/作者劉彥君,基隆地檢署檢察官,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會員)
好文推薦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結合一群具有實務經驗的法官、檢察官、律師與社會賢達,為司法改革盡一份心力。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