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聖惠/綜合報導
大陸「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過去曾與東亞江豚共同被認為是窄脊江豚的兩個亞種,兩者形態十分相似、難以區分。最新研究顯示,長江江豚被證實是獨立物種,鯨豚類物種也由原來的89種增加為90種。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光指出,來自南師大、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華大基因的科研人員透過全基因組測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將長江和中國沿海不同水域的49隻江豚的基因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發現長江江豚與江豚之間存在顯著、穩定的遺傳分化,已形成獨立的演化支。
楊光解釋,研究發現一些與水鹽代謝和滲透調節相關的基因,在長江江豚中出現了顯著的正選擇,它們為了適應與海洋高鹽環境完全不同的淡水低滲環境,已經出現「適應性進化」,在淡水環境下維持體內的水鹽平衡;而這種顯著的遺傳分化與適應性進化,提示它們之間缺乏基因交流而出現了生殖隔離。
長期關注江豚的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王克雄表示,這次的研究結果很有意義,是很重要的工作,「江、海亞種間長期地理隔離,缺少基因交流,那麼形成各自獨立的種便是必然的。研究成果凸顯了長江江豚保護不可替代的價值和升級的急迫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長江江豚(學名: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屬於鯨目、鼠海豚科江豚屬之下的窄脊江豚,與海豚最大的區別是它沒有背鰭。長江江豚是長江中唯一的鯨類動物,由於多年來數量下降迅速,被中國農業部要求按照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加強保護,目前仍為二級保護動物,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極危等級(CR)。長江江豚頭部橢圓,鼻口部短而闊,全身鉛灰色或灰白色,體長一般在1.2公尺左右,最長的可達1.9公尺,分佈在長江中下游一帶,以洞庭湖、鄱陽湖以及長江流域為主。
根據中國農業部印發的《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畫(2016-2025)》,2012年長江淡水豚考察結果顯示,洞庭湖、鄱陽湖中長江江豚的數量分別約為90頭和450頭,總共數量僅約5百頭,年均下降速率為13.7%,且呈加速趨勢,如果不採取保護措施,預估未來10多年內,長江江豚極有可能下降到野外滅絕的臨界數量。
長江江豚和海豚曾被認為是同一個物種下的三個亞種,後又被認定為兩個物種,分別是印太江豚和窄脊江豚,窄脊江豚又細分為長江江豚、東亞江豚兩個亞種。印太江豚以台灣海峽為界,在海峽以南的南海、東南亞、印度洋海域生存,而窄脊江豚則在海峽以北的東海、黃海、渤海及朝鮮半島和日本海域、長江流域活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