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皓明/遭棒打防衛推人害失嗅覺 自衛還是防衛過當

▲棒球,打架,爆破,打,破壞。(圖/CFP)

▲只要別人先侵害你,你就可以出手反擊,但如果手段超過必要性,就會變成防衛過當。(圖/CFP)

編按:吳姓與林姓男子在美式賣場因停車糾紛起口角,林先拿鋁棒攻擊,吳為防衛自身而以左臂抵擋,再用右手將林推倒。林除頭部受傷外還嗅覺失能,提告並求償。桃園地院依傷害人之身體致重傷罪,判吳1年4月徒刑。高院審理期間,雙方和解,吳同意賠償林200萬元,高院改判1年徒刑、緩刑5年。(新聞參照

我不喜歡這個判決。只要別人先侵害你,你就可以出手反擊。問題是,如果手段超過必要性,就會變成防衛過當,不能免責,頂多減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必要性的意義是希望你不要濫用權利變成「以暴制暴」,因為正當防衛的重點是「防衛」。如果你有多種手段來對抗攻擊者,那你應該盡量選擇傷害較低的方式。

教科書上最常舉的例子,像是一個小屁孩生氣用手揍你,身為一個成年人的你,面對一個未成年人,就不應該揍回去,而應該盡量閃躲或是架住就好(小孩揍你能有多痛)。

另外,你也不能假借正當防衛的機會,偷渡自己的情緒在裡面。例如別人揍你在先,你回擊逼退他,越打越氣,你決定揍死他算了,從對方揍你變成你痛毆對方,濫用正當防衛,也不符合必要性。

根據判決,這個案件是因停車產生糾紛,案發時是被推倒的人先持鋁棒朝被告肩部攻擊,被告為防衛自己避免續遭傷害,而於過程中與對方相向而立,以左臂抵擋,再以右手將他向後推倒。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法官確實需要想像力,才能去推斷被告當時是不是有多種手段可以選擇、手段有沒有輕重之分(例如說被告能不能閃避、能不能用手回擊、能不能用棍棒攻擊),但我覺得要被告「適時奪下鋁棒」,有點想像力太豐富。

本案是被告先被攻擊,被告也確實有採取抵擋措施(左臂抵擋),回擊措施也不是手持凶器,攻擊的方式也不危險(推倒而非拳擊、指叉),攻擊的部位也不是重要部位(非頭部、心臟、鼠蹊部)。

就算兩人有體型差距好了,但畢竟雙方都是成年人,178公分、122公斤的人也不是浩克,況且再壯的人被打還是會痛,對方持武器(鋁棒)難道不能彌平這個體型差距,來修正必要性的判斷標準嗎?

舉幾個我能接受的例子:別人拿球棒攻擊你,你拿刀攻擊別人(高院106年上訴字2146號);別人強趴你車頭,你加速直接把人甩在地板上(高院101年上訴字3610號);別人下車叫囂恐嚇沒動手,你直接拿球棒往人家臉上砸(台中高院103年上訴字552號)。這幾個案例法院判決防衛過當,我能接受。有些你們可能無法接受的我都接受了,但我還是覺得這個法官太嚴格。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講難聽一點,我覺得這個判決要求被告要適時奪下鋁棒才能屬於正當防衛,這樣太危險會飛太遠,又不是每個人都是斷水流大師兄!(本文轉載自律師談吉他粉絲頁)

好文推薦

雷皓明/搭肩摟腰算不算性騷擾?

雷皓明/不是才宣告同婚違憲 怎麼又來反同婚公投?

雷皓明/退貨要付運費?只給換不給錢?合理嗎

●雷皓明,喆律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原文刊載於律師談吉他粉絲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