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特約撰述 林健華
43年11月26日深夜,共軍集結包括砲艇、機帆船、帆船等各型船隻約145艘船團,乘月黑風高,自海上分南、北、東三面同時向烏坵島圍攻,企圖在島上國軍不備、無援下,一舉殲滅守軍攻佔全島,作為攻台前進基地。
雙方交戰後,烏坵守軍「空軍防情電台」擬妥80字「戰報」發向台北「空軍作戰指揮中心」,但發報天線遭中共砲火擊中,通信中斷;台北在抄收到第19個字後即斷訊,就此不完整報文研譯,還是無法了解烏坵實際狀況,但因電報標識為「戰報」,判斷內容當極重要,遂以電話向「空軍作戰中心」高勤官報告戰報抄收中斷情況,推斷烏坵前線可能發生戰況,並持續追蹤守聽呼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共軍在猛烈砲火掩護下,輪番衝向烏坵島,戰況危急,反共救國軍沉著奮戰,讓共軍一時未能得逞。島上受損的天線及固定設施,無法及時隨機轉移與修復,雖數度派員搶修,但均為激戰中共軍砲火所阻,由於不能恢復通信,就無法申請空援,為達成任務,電台官兵正準備不顧生死要再衝往檢修。
此時,海面上的共軍砲火卻突然沉寂,不久,聽到夜間巡航飛機聲自遠而近,適時臨空,島上守軍頓時士氣大振;共軍原希望用砲火管制欺敵過境國軍戰機,等離去後再繼續攻擊;飛機臨空時間雖短,卻為守軍爭取電台搶修良機,在台長率領下,官兵衝向駐地,以最迅速動作拆卸天線設施,在黑暗中摸索完成天線修復與架設,於凌晨3時恢復與台北通信,將「戰報」電文完整發出。
國軍夜巡機的適時臨空,雖未對共軍直接攻擊,卻振奮守軍士氣,強化了守軍戰場精神與心理戰力,兩軍士氣反轉;共軍陷於進退兩難困境,不願功敗垂成,持續盤桓烏坵海域,以企圖再行攻擊,又怕偷襲行動被國軍識破,招致更嚴重的空中反擊,由於共軍所要撤退的龐大船團,無法克服短時間內疏散、撤退,只能停留烏坵周遭海面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軍「空軍作戰中心」收到完整戰報後,即依烏坵前線戰況需要,繼續派出巡航機接替偵察任務、掌握敵情,並派出多批次機群於破曉時分飛臨烏坵海域,對佈滿海面的共軍船團施以凌厲攻擊,橫掃、殲滅共軍船隻,殘餘零星的共軍船隻分向浙閩沿岸逃竄,一上午即將烏坵海面肅清;這一役,共擊沉共軍機帆船6艘、帆船30餘艘,戰果豐碩。(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