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敏鳳/綜合報導
中美經貿磋商代表團19日於華盛頓發出聯合聲明,同意兩國採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意思是雙方達成共識,停止打貿易戰。對此,環球時報社評指出,這次中美簽署的協議遵循了兩國雙贏的原則,美國將獲得大幅減少貿易逆差的機會,中國則實現有助於國家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所需產品從美方的穩定購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社評以「中美貿易戰停戰是兩國共同勝利」為標題提到,經貿合作一直是中美關係的推進器和壓艙石,但是一段時間以來,經貿問題卻不斷成為中美保持良好全面關係的主要挑戰之一,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勢在必行;經貿關係平穩了,「中美的利益紐帶就會更牢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就會成為穩定構架,互利共贏也將落到實處。」
社評說,然而人們看到,由於中美的政策都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為本位,這樣的歷史性磨合是十分艱難的,在過去的兩個多月裡,中美貿易戰呈現烽煙四起之勢,直到達成協議、握手言和前的最後時刻,雙方都沒有放棄決不向對方讓步的意志展示。
社評指出,中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人們普遍注意到「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的表述,一些人認為這意味著「美國贏了」。然而不用說,中美經貿磋商中心議題肯定是商量中方如何擴大從美國的進口,因為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突出表現是美國貿易逆差太大了,促進中美貿易平衡,這是主要方向。
社評說,最關鍵的是如何實現這一平衡,華盛頓希望這個平衡過程中實現美方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國則堅持擴大進口美國商品必須最大限度地契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需求。美方希望中國政府以計劃經濟的方式推動減少美國逆差,中方則堅持這必須是一個市場化貿易平衡的過程,減少美國貿易逆差不僅中方要多買,美方還需積極配合,讓中國民間的進口機構有的買,並且在中國市場上賣得出,這是雙方博弈的真正焦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社評表示,從這個角度看,這次中美簽署的協議遵循了兩國雙贏的原則,美方將獲得大幅減少貿易逆差的機會,中國將實現有助於國家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所需產品從美方的穩定購買,美國打破以往管制向中國出口能源產品將使中國的能源進口渠道更加多元,美國向中國出售更多農產品,等於是向中國出口農業的自然和技術條件等。
社評提到,從宏觀上看,貿易平衡是全球化不斷發展的條件之一,中美每一次談判都會把兩國貿易朝著平衡的方向推一推,朝著公平原則的不斷靠近恐怕是唯一趨勢,因為如果是相反的情況,即使談成了,也執行不下去。
社評說,比如中國答應了幫美國實質性減少逆差,但如果美方就是提供不了中國市場需要的產品,中國消費者不認帳,那麼雙方商定什麼減赤數字都將是一紙空文,任何貿易協定都必須是能夠執行的,不能是計劃式的強買強賣,這一基本規則在中美這次談判之前如此,今後也不可能改變。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