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31省份2017年的GDP數據出爐,廣東、江蘇、上海位居前3名,其中廣東收入高達人民幣1.13多兆元(約新台幣5.27兆元);山西、西藏、內蒙古則增長較快,吉林、天津出現負增長;財政自給率方面,東高西低的狀態十分明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中新經緯》報導,從2018年初至今,31省份陸續公布了2017年預算執行狀況。統計指出,廣東GDP在2016年突破兆(約新台幣4兆元)後,2017年仍保持了10.9%的兩位數增長,連續27年來位居首位。
第二名是江蘇省,它在2017年的收入為人民幣8171億元(約新台幣3兆)。據了解,廣東、江蘇兩省的GDP總量只有相差人民幣4000億元(約新台幣1.8兆元)左右,但江蘇省的GDP卻是廣東省的72.22%。財政審計研究室主任汪德華分析,這說明這兩省之間的產業結構存在差異,廣東創造稅收能力更強,經濟含量更高。
上海和山東兩地的GDP達人民幣6000億元(約新台幣2兆)級,分別為6642.3億元、6099億元,位居第3、4名,浙江、北京則以超過人民幣5000億元位居第5、6名。2017年GDP超過人民幣3000億元(約新台幣1兆元)的省份有10個,超過人民幣2000億元(約新台幣9000億元)的省份有18個,雲南、山西等8個省份不足人民幣2000億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到發展水平、經濟總量、人口等因素所限,甘肅、海南等5地的GDP不足人民幣1000億元(約新台幣4666億元),寧夏、青海、西藏三地墊底,分別為人民幣417.5億元(約新台幣1948億元)、246.1億元(約新台幣1148億元)、185.83億元(約新台幣867.1億元)。從整體來看,GDP東強西弱的型態十分明顯,排名前6名的省市都是東部省份,除了四川省排名第7名外,河南、湖北、安徽等中部大省排名較為靠前,西南、東北、西北三個區域的省份靠後。
汪德華表示,GDP包括稅收入與非稅收入,主要受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滯後,公共預算收入自然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