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最古老的長城 「楚長城」比秦始皇的早600年!

▲▼楚長城。(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楚長城。(圖/翻攝自大陸網站,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說到長城,多數人可能會想到秦始皇下令修築的秦長城。不過史書記載,始皇帝在修建長城的同時,曾經下令拆毀齊、楚、魏、趙等國在各自邊境修築的長城,秦長城並非最早建立的。如今考古學者經過十年努力,總算勾勒出綿延300公里的「楚長城」分佈線路,斷定修築年代為春秋時代中期,證實「楚長城」就是大陸境內最古老的長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楚長城又被稱作「方城」,在《漢書.地理志》、《水經注》都有明文記載;位置大約西起現今的湖北竹山縣,跨漢水輾轉至河南的鄧縣,往北途經內鄉縣,再向東北經魯山縣、葉縣,往南跨過沙河直達泌陽縣。楚長城是大陸目前已公布長城當中位置最靠南的,也是唯一一座位於秦嶺至淮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南的長城。

▼戰國時期,楚長城邊各國形勢圖。

2008年以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擔起楚長城的調查項目,考古人員對長城的人工牆體、關隘牆面、城址、烽火台、兵營、古道進行考證,發現出土的陶鬲、陶盆、銅鏃等物品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時代中期,符合文獻記載的楚長城修築時代。考古人員還發現,楚長城的人工牆體底部出現大規模堆積炭化木棍、石塊層裡摻雜炭化木棍(炭化木棍都是人工燒製而來,具有防潮和除濕的作用),這在大陸已公佈的長城中是絕無僅有的案例。項目負責人李一丕解釋,「溫暖濕潤以及雨水豐沛的環境,使得楚長城對地基防潮除濕的要求,明顯高於其它長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考古調查發現,楚長城的防禦線構築過程,較多地利用山形地勢等自然因素,人工牆體大多緊貼丘崗、山體或山間埡口外側的崖邊修建,有利於觀察敵情還能有效打擊攀援而上的敵人。李一丕表示,「楚長城的分佈線十分複雜,是由人工修築長距離的牆體、關隘、城址、烽火台、兵營遺址、古代道路以及自然山險、河流等多種元素構成的有機統一防禦線。它不是一條孤立的防禦線,內側有著眾多關城和軍事重鎮,外側則有列城拱衛。內側的關城、軍事重鎮提供策應,外側的列城拱衛構成防禦屏障和縱深。這種修建規律和特點,顯示楚長城具有較強的軍事實用性,與主要考慮農牧分界的燕、趙、秦北長城明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