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由大陸數個文物研究團隊聯合組隊,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發現在甲午海戰沉沒的經遠級巡洋艦「經遠號」,隨後考古團隊也發現了艦上將士的遺骸,安葬於管帶(艦長)林永昇塑像附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陸媒《封面新聞》報導,此次對經遠艦的確認工作定位為前期的考古調查,並未大規模提取文物,也未進入艙室之內。這些遺骸為散落海底淤泥之下,被發現後,考古隊精心收殮,按照傳統入土為安的習俗,這些遺骸將於農曆八月十八(9月27日)安葬於遼寧省的莊河黑島山頂林永昇塑像附近,在這裡可以遠眺經遠艦的沉沒之地。
經遠艦在海底呈倒扣狀態,除了船底兩米範圍內被盜撈破壞外,其他船體尚保留較好,這意味著經遠艦的船體內尚保存著眾多將士的遺骸,經遠艦軍官艙等重要艙室,也應該還在海底而沒有遭到破壞,經遠艦管帶林永昇、幫帶大副陳榮、駕駛二副陳京瑩等犧牲將士的遺骸可能還保存在沉艦之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前在丹東致遠艦的考古調查中,曾在海底發現了致遠艦將士的遺骸,這些遺骸已經不完整了,並且很多遺骸上還有火燒過的痕跡,可見當時海戰的慘烈。
對於這些遺骸,甲午海戰中廣乙艦管帶、濟遠艦繼任管帶林國祥的四世孫林其浩曾對《封面新聞》表示,希望可以建立一座「甲午海戰致遠艦無名將士墓」以及紀念碑供後人憑弔。林其浩的這一想法,曾得到眾多北洋海軍後裔的讚同。
經遠級巡洋艦由德國「伏爾鏗造船廠」(Vulcan AG)所建,長度82.4米、寬11.99米、吃水5.11米,排水量2900噸,編制成員202人。武裝部分,主炮採用兩門克虜伯1880式35倍徑210毫米後膛炮,副炮為兩門克虜伯1880式35倍徑150毫米後膛炮,著重艦艏火力,其他僅有一些小口徑火炮,水下武器有4具魚雷發射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894年甲午戰爭時,經遠號於9月17日隨北洋艦隊出動,與日本在黃海展開大東溝海戰。經過一輪激戰後,致遠號率先沉沒,濟遠號與廣甲號逃離戰場,於是日本第一游擊隊開始集中圍攻經遠號,其中一顆砲彈擊中艦長林永昇頭部殉職,副艦長陳榮接手指揮。不過還是抵擋不住4艘日艦包夾進攻,艦內不斷竄出大火、濃煙密布,船體嚴重傾斜,當日下午5點29分沉沒,陳榮隨船自盡,全艦只有16人獲救。
戰後分析指出,北洋艦隊雖然在噸位、火力與裝甲都佔優勢,但是在速度上只有15.5節,遠遠不擊日艦吉野號的19.4節;此外,北洋艦隊的艦砲火力雖強,但是射擊速度慢,命中度也低,因此如果以攻擊的效率來看,日本艦隊的優勢十分明顯,導致海戰在短短五個小時內就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