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 台商嘆:從「走路有風」變「甘拜下風」

記者蔡浩祥/東莞報導

時逢改革開放40周年,甫結束的「兩岸新媒體東莞行」,不少台商分享過去在大陸「走跳」的心路歷程,感嘆改革開放40年來,大陸各領域日新月異的推進與發展,讓台商們從「走路有風」變「甘拜下風」。

資深台商、東莞台協石碣分會會長王裕聰受訪指出,以面積36平方公里的石碣為例;改革開放以來,一個落後的農業小鎮,有17家台灣上市公司,全鎮GDP有75%是台資企業貢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莞台協石碣分會會長王裕聰。(圖/記者蔡浩祥攝)

他坦言,大陸早年發展,主要靠著台灣的技術、資金,當時台商可說是「走路有風」;不過,隨著大陸綜合實力提升速度之快,身為見證者的台商,只能是「甘拜下風」。

談及大陸改革開放,東莞第一家台資企業、萬泰光電總經理陳謙忠感受很深,回想起第一次到東莞時,當地幾乎沒有寬敞馬路,一路見證下來,改變真的很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萬泰光電總經理陳謙忠。(圖/記者蔡浩祥攝)

萬泰光電主要以電線、筆電配線和網路線起家,陳謙忠表示,大陸近年勞力成本持續提高,對萬泰這類傳統產業是一大挑戰,尤其電線製作過程中,還是需要手工去處理。

他指出,面對轉型升級,目前萬泰在生產配比上,70%靠設備、30%則靠人力;今後大陸可望迎來5G時代,基地台、網路設備需求量大增,是未來著力的商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改革開放40年,除老一輩台商見證,新一代的台青也準備接棒。

▲東莞安森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森勝。(圖/記者蔡浩祥攝)

主業是咖啡觀光工廠、東莞安森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森勝表示,父親早年在東莞做拉鍊工廠,高中三年也在台商子弟學校唸書,大學畢業來東莞工作,環境、人流改變真的很大。

考量到咖啡在大陸還是小眾,吳森勝坦言,市場壓力不是競爭,而是需求量;除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比較有喝咖啡習慣,其他省市還是小眾,但挑戰與收穫同在,還是得靠自己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