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一生投身華文教育 捐錢助學校、蓋廟宇「就怕忘了根」

▲▼學校,書法,學習。(圖/示意圖/取自Pixabay)

▲鄭棉發認為華文教育非常重要。(圖/示意圖/取自Pixabay)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祖籍大陸廣東的男子鄭棉發出生在柬埔寨的傳統華人家庭,年過七旬的他走過無數的動亂,年輕時曾被迫中斷學業,因此更知道華文教育的重要。他花費畢生新力資助不少柬埔寨人,也使得華文教育在柬埔寨逐漸普及,他的孫子還曾自告奮勇,自動更換一所華校中的LED燈。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鄭棉發於1943年出生,來自一般的華人家庭,由於遇上戰亂,1974年與家人搬到越南,後來1981年又回到柬埔寨創建自己的事業。身為在柬埔寨出生的第二代潮汕人,他不忘自己的根本,堅持用潮汕話與子女交談。

鄭棉發觀察到,華文教育在柬埔寨的路程十分坎坷,許多華校曾在戰亂後被迫關閉,許多人都不識中文,直到華文後來逐漸復興,至今有許多相關的學校。他回憶,1994年時柬埔寨潮州會館底下的一所學校只能容納百名學生,想要設立分校又有難度,當時為副會長的他便建議向銀行貸款,他自己也借出10萬美元(約台幣300萬元),帶領其他華人一起出力。

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柬埔寨也有不少工程是由中國企業所承辦,鄭棉發說,為了更順利溝通,很多柬埔寨人都去學習華文,中國也有老師被派來協助華校教學工作。不過,他也指出很多華校都有師資、財源短缺的狀況,還有待解決,除了華人們要共同努力,也必須要有相關單位的支持。

鄭棉發資助華文教育之餘,也參與柬埔寨數十個廟宇的建設與維修工程。他說,華文是為了讓華人後代掌握自己祖籍的語言,而協助捐贈建造廟宇的資金,則是為了讓在柬埔寨的華人擁有精神上的寄託,若是一個民族沒有了信仰,未來也不知道根在何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棉發說,他願意花費畢生的精力繼續努力,而上天既然給了他這個付出的機會,他就會奮力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