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蹺家廟宇學雕刻 為神明服務的大師蔡楊吉:做到不能做為止

▲為神明服務的木雕大師 蔡楊吉:「要做到不能做為止」。(圖/蔡楊吉提供)

▲62歲的蔡楊吉,12歲國中就蹺家到廟宇學作雕刻,直到退伍後到清水祖師爺廟見到老師父黃龜理工作,決定學做鑿花、廟宇大木樑柱施作技術,終生與木雕為伍50年。(圖/蔡楊吉提供,下同)

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

新竹62歲的木雕藝術家蔡楊吉,12歲國中就蹺家到廟宇學作雕刻,直到退伍後到清水祖師爺廟見到老師父黃龜理工作,決定學做鑿花、廟宇大木樑柱施作技術,終生與木雕為伍50年,現在已成台灣文化無形資產知名木雕師,帶著團隊四處維修古剎名廟。他憂心技藝失傳,他大方讓人拍攝紀錄鑿花技巧,做為教案紀錄片,傳承給下一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楊吉說,為廟服務的人,是被神明證明工藝技術厲害,也要經過神明同意,他很愛這個工作,可以展現雕工,又能做古績維護的傳承,讓他決定終生出入廟宇。

▲因為傳統廟宇已開始講求速成,一切簡化,傳統的廟宇木雕工作量變少,一度他靠妻子到竹科當技術員賺錢支撐家計。

擁有50年的刻功蔡楊吉,工作室內有大大小小的刀具,戴上老花眼鏡細雕,才將作品完成,他是台灣木雕工藝師,也是新竹市無形文化資產木雕類保存工作者。為了生活及興趣,蔡楊吉以廟宇修復工程為輔,創作為主,養活一家妻小。因為傳統廟宇已開始講求速成,一切簡化,傳統的廟宇木雕工作量變少,一度他靠妻子到竹科當技術員賺錢支撐家計,才讓他在雕刻創作闖出一片天地,技藝逐漸被看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沒辦法!木雕創作收入不穩定,還顧及妻小的肚子!後來認識的人多了,工作才慢慢進來。」蔡楊吉說,目前以廟宇修復工程為主,創作為輔。他曾參與南庄石頭山紫陽門、北埔濟化宮、新竹三級古蹟城隍廟、竹蓮寺的翻修也都借重了他的力量。

頭髮已灰白蔡楊吉說,因工作量減少,年輕人入行的人越來越少,他擔憂傳統技法失傳,因此他在文化部文資局協助下,花8個多月時間雕了7層的「禮廉傳家」木雕,紀錄拍下創作過程做成教案,供給有意從事雕刻的人學習。他說,技法不怕人家學走,就怕未來技法流傳,下一代看不到傳統技藝。

▲蔡揚吉雖然已是木雕界的大師父,但仍戴著老花眼鏡在添薪坊敲敲打打,甚至騎著機車,去幫地方老廟修護樑柱、拱斗、鑿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在拍攝的教案中「禮廉傳家」展現7層穿透木雕技法,蔡刻鯉音同「禮」、廉音同「鯰」和螃蟹及蓮花花草動植物一層一層展現,功力雄厚嘆為觀止,這也是全台首位進行木雕技法傳承紀錄保存的教案。

蔡楊吉說,廟宇的木雕常有厚雕、透雕、線雕和浮雕等技法,從構圖到忠孝揚善教義等題材構思,到標準工法如舖面、顧邊、內枝外葉、串接通透、鏤空均勻等,頗耗時耗工,很無聊,但一旦完成了,就讓他感到成就感,想著繼續下一個工程,把神明的房子顧好、顧漂亮,就能傳承數代。

現在的蔡揚吉已成木雕界的大師父,但他每天仍戴著老花眼鏡在添薪坊敲敲打打,甚至騎著機車,去幫地方老廟修護樑柱、拱斗、鑿花。他年過60歲了,但在鷹架爬上爬下,呼吸著堆責數十年的灰塵,與修廟成員一起為古廟翻新,工作雖苦,仍不改變他心志,因為他是神明賦予的工作,讓他福氣滿滿,也會做到不能做的那天。

▲蔡楊吉說,廟宇的木雕頗耗時耗工,很無聊,但一旦完成了,就讓他感到成就感,想著繼續下一個工程,把神明的房子顧好、顧漂亮,就能傳承數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