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你相信前世今生嗎?很多人對「催眠」的好奇往往來自於「催眠可以帶人們回溯前世」這個想法,說不定還能發現自己曾經是哪一國的王子、公主,光用想的就超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資深催眠師兼諮商心理師張義平提醒,催眠並不只是帶你探尋前世今生,「前世回溯」只是催眠技巧之一。接受過這種催眠的人,多半是藉由回溯過去,發現根深已久的問題,進而正視它們,以諮商的方式治癒自己的心理創傷。
不管是否做過前世回溯,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在催眠裡看到的前世畫面,都是真的嗎?」。在身心靈領域超過十年學習經驗的張義平抱持肯定態度,因為他也曾在催眠訓練中,浮現出自己的「前世記憶」。不過,同時也受過諮商專業訓練的他,更喜歡用另種觀點解釋「前世今生」這件事!
大家都會看電影、偶像劇、影集和卡通吧!是不是曾經被劇情打中心房,彷彿看到自己的經歷,或是把自己投射在編劇的創作裡呢?張義平喜歡跟催眠當事人解釋:「催眠中的畫面就像是潛意識播放的一部『電影』,劇情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透過這些親身體驗過的事件裡,打開對生命不同角度的眼光,用更敞開的心胸活出其他的可能。」不管是否對催眠中的「前世經驗」抱持懷疑,最不可忽略的是,自己「身在其中」最真實的感受!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義平在經驗過幾次前世回溯後,發現無論他在前世是什麼職業、身分,幾乎都是一個任勞任怨、甘心替眾人或國家付出的人,可是到最後都沒有獲得應有的善待,臨死時只感覺孤單、淒涼、忿忿不平。而這種問題也在這輩子上演,例如過度替他人著想,而默默承受不公平的對待,又或者是在與人衝突時,先一步退讓,而默默覺得委屈與孤單。
藉由前世回溯發現自己現在原來也有的問題,張義平在沉澱後發現,這些行為模式似乎和原生家庭有關。由於雙親都有很強的道德感,個性也有點嚴苛,從小就告誡張義平,例如賺錢很辛苦所以不能隨便亂花、吃飯的時候要考慮到別人,不能一直夾自己喜歡吃的、如果被別人欺負,要先檢討自己是否有得罪人的地方、即使再怎麼累,還是應該要準時早起……。這些觀念深深烙印在張義平心底,所以每次面對他人,就很容易過度犧牲自己需求,自我需求久久不被滿足,也會讓自己的付出被他人視為理所當然,可想而知當然會積累許多負面情緒。
不少接受催眠的人,也會從前世經驗裡,反過來對這輩子的困境有了新的看見,例如學到不該盲目相信他人、該適度保有個人界線。也有可能透過某一世的經驗,看見原來自己在人際互動中始終錯怪他人、心胸不夠敞開等。雖然這些前世經驗很難考核真偽,但如果不執著於信與不信,認真從「看到」的畫面反省、鼓勵自己,也能獲得深刻感動的經驗與學習!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的生活》
作者: 張義平(幽樹)
出版社:四塊玉文創
出版日期:2019/01/29
ISBN:978957858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