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桌上擺著喜字玻璃杯、牆上掛著膠捲照相機、窗臺上放著許多老式磁帶,還有雙喇叭收音機……瀋陽一家名為經緯的咖啡店還原了上世紀70、80年代百姓家庭風貌,吸引了很多消費者前來懷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85後瀋陽女孩林霄是和自己的母親一起來的。就好像穿越了一樣,你看這個大圓餅乾,就是我小時候吃的那種,林霄說,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年,我特意帶我媽來,她看了以後很有感觸,也感受到了國家的發展和進步。
近年來,從主題餐廳、展覽、到商品,很多行業都吹起了懷舊風。通過把懷舊情懷以視覺方式再現,催生了一種新的消費趨勢。
日前在瀋陽北市場榮寶齋內舉辦的老物件展也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這裡展出的百餘件老物件大部分從普通家庭徵集而來。很多市民在一台老式縫紉機前駐足觀看。我們那時候結婚幾大件就有它一個,手錶、自行車、縫紉機,這要都能配齊,就是大戶人家了。瀋陽市民周文說。
懷舊體驗具有強大的共情力,同時也啟動產品本身的原創力。周文口中三大件裡的自行車,一度是中國家庭的必備品,而永久牌更是當時的大品牌。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70余歲的永久牌自行車也在不斷轉型。不但開發了多款新車型,還在上海開設了一家騎行主題咖啡館,輪胎做成吊燈、車鈴做成點單鈴、車座和車把做成裝飾……特色的裝潢和老品牌的號召力吸引了大批消費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與此同時,以懷舊為主題的旅遊專案也逐漸成為旅遊業新亮點。吞雲吐霧的蒸汽機車,需要兩人上下往復才能運行的手動軌道平板車,還有鏽跡斑駁的機車號牌……這些極具時代特徵的展品陳列於遼寧省調兵山市鐵煤蒸汽機車博物館。每年有大量遊客來到這裡,人們體驗乘坐和駕駛蒸汽機車,感受留存的時代印記,慰藉了許多人的懷舊情結,也培育了工業旅遊轉型新動力。
在遼寧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趙慧英看來,懷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構築。今天,越來越多年輕人看京劇、聽相聲、穿國產品牌,說明我們不再一味效仿西方文化,而是在逐步建構屬於自己的流行文化。趙慧英說,隨著中國人消費水準的提高,現在我們所營造的懷舊,更多被塑造成一種可體驗和可消費的產業,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營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新聞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