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已發現55顆新脈衝星 攜手天馬望遠鏡聯合觀測

▲▼「中國天眼」預計2019年完成驗收。(圖/翻攝自新華網)

▲「中國天眼」天文基地。(圖/翻攝自新華社,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有「中國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電波望遠鏡(FAST)相關動態一直備受矚目。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研究員、FAST總工程師姜鵬接受陸媒採訪表示,工程人員已和天馬望遠鏡(上海65米電波望遠鏡)的團隊合作,首次成功實現聯合觀測,標誌著FAST具備聯合組網觀測的能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陸媒報導,天馬望遠鏡坐落於上海松江佘山,這是國內最大的全方位可動式電波望遠鏡。姜鵬認為,FAST攜手天馬聯合觀測成功的意義重大,有望提升中國的特長基線干涉測量法(VLBI)的靈敏度,有助於科學家展開高靈敏度、高解析度的電波天文觀測。

有關FAST建成以來取得哪些進展、未來有望在哪些領域幫助科學家?陸媒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統整。報導指出,FAST於2016年9月在貴州竣工,標誌著中國望遠鏡在尋找新脈衝星的征途上「實現零的突破」。竣工後的FAST進入試運行、試調試階段,並且只花一年左右就有了新的發現。

報導提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於2017年10月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並且展示FAST的首張成績單。根據國家天文台的說法,FAST調試進展超過預期,探測到數十顆優質脈衝星候選體,有兩顆通過國際認證,其中首顆被認證的新脈衝星更是中國望遠鏡發現的第一顆新脈衝星。自從找到第一顆新脈衝星以來,FAST後續又發現更多的脈衝星,截至目前已經探測到80顆優質的脈衝星候選體,其中55顆被證實為新發現的脈衝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說,FAST工程按計劃要在今年3月接受國家驗收,內容涉及工藝、設備、檔案等五大專案,通過驗收後將正式對外開放,為有需求的科學家提供服務。報導話鋒一轉強調,國際上知名的大型電波望遠鏡建成後,通常都要經過數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調試磨合,才能以最佳狀態進入應用階段,但FAST作為全球最大的單口徑電波望遠鏡,在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進行調試「無疑是極具挑戰的」。

根據姜鵬的說法,FAST光是反射面就需要2000多台促動器協同控制,索網又把所有促動器連成一個整體,如何讓高懸空中重達30噸的饋源艙能夠確保整個系統的安全性,這些也是工程團隊必須思考的問題。他還透露,FAST團隊花了半年的時間,仔細核對控制系統的代碼,進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梳理不同資料通訊協定的資料介面,最終提前完成FAST的功能性調試任務;經過兩年多的調試,FAST的多項性能指標超過預期,在靈敏度、系統噪音、指向精度等關鍵技術方面都達到國家的驗收標準。

陸媒指出,隨著FAST正式開放的日期將至,工程團隊正在向科學家徵集應用需求,其中搜尋和監測電波脈衝星則是核心的科學目標。科學家還期待藉由FAST觀測到一些難得一見的脈衝星,例如雙星系統裡的脈衝星,還將探尋早期宇宙的中性氫雲團的輻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