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俊豪/專題報導
如果要你辭去工作、讓小孩休學,全家人出去旅遊一年,你願意甚至有勇氣這麼做嗎?今年38歲的「郎爸」郎玉坤做了這個決定,經過半年的統籌規劃,他們一家人在去年七月從北京出發,分北、東、西三條線路,開車環遊中國。
郎玉坤的旅行計劃其實還沒完全結束,《ETtoday新聞雲》採訪的時間點是在他剛結束「東線行程」返回北京,準備前往「西線行程」的空檔—事實上,訪問完的隔天,他就開著車,前往西北繼續未完的旅行計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何選擇用旅行的方式教育小孩」是郎玉坤很常被問到的問題。他表示,傳統的親子旅行存在一些情況,像是大人喜歡的地方,可能不一定對小朋友合適,舉例來說,看風景、古建築和古城,「小孩子的感觸明顯不深」。
也因此,當他決定用這種方式實踐教育計畫時,便盡可能避開風景名勝,策劃行程主要分成四大塊,首先是博物館、科技館和藝術館。他說,「中國有非常多博物館,而且很多建的很好,聲光電的效果,能給孩子知識上普及,同時有非常全方位的感光體驗,還能動手去做,這些地方對孩子很有收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種是鄉村生活體驗或是地方生活體驗,他認為,「中國有各種不一樣的地方風俗、民俗,有很多接地氣的生活,這些是城市小孩很難遇到的」。像是他們到朝鮮族家裡去伴舞、去牧民家裡了解生活、怎麼做酸奶,甚至坐馬在草原上奔馳等。
第三種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體驗,郎玉坤透過全國性非遺組織幫忙安排一些體驗活動。最後,則是去參觀工廠,前兩段行程共去了20多家工廠,藉此讓小孩看到平時接觸的東西是怎麼來的,通過何種原料、工藝方法製造出來。
郎玉坤提到,他們也到各種礦場參觀,目前已經去過金、銀、銅、鐵、鑽石和汞礦,甚至還下過油田,「當時剛好在大慶油田過生日,當地工人送了當年王進喜開出來第一口井的一滴油,裝在水滴容器裡,非常特別。」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表示,自己會想規劃「體驗式旅行教育」,主要因為現在的小孩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學校,學到的、看到的都是書本上的東西,缺乏真實體會;雖然很多家長也重視教育,寒暑假讓小孩去旅遊,但「目前在教育設計上弱一些,更多用傳統方式去看看買買,或是去遊樂園,缺乏設計。」
郎玉坤認為,中國地大物博,地方這麼大,能看到許多風俗、文化、科學和手工藝,他們就像活生生的東西,活的課堂;小孩從書本上看到,真正去動手參與,這種體驗方式對孩子來說難忘、深刻,而「這次環遊中國的旅行也是對體制內教育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