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秋行軍蟲侵陸11省!牠「頭倒Y紋」小心 防檢局長:6月恐飛過台灣海峽

記者趙蔡州/綜合報導

秋行軍蟲為全球預警的重要農業害蟲,牠原生於美洲大陸並以玉米、大豆為食,2016年傳入非洲後,目前已經蔓延到亞洲印度、泰國,連大陸也有11省份淪陷。農委會13日就舉辦記者會,詳細宣導秋行軍蟲可能造成的危害,防檢局長馮海東更表示,秋行軍蟲順著氣流能飛250公里,台灣6月將開始面臨入侵挑戰。

▲秋行軍蟲入侵大陸11省!夜飛250公里,台灣6月將開始面臨入侵挑戰。(圖/記者許展溢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秋行軍蟲(Fall armyworm (FAW),Spodoptera frugiperda)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全球預警的重要農業害蟲,牠原生於美洲大陸且繁殖能力超強,玉米、高粱及小麥等作物,皆是該蟲喜歡停留的地方,2016年入侵非洲造成嚴重危害,2017年擴散至亞洲、2018年更由中南半島蔓延至大陸,造成大陸11省份相繼淪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農委會表示,秋行軍蟲還沒有入侵台灣過,必須嚴防。(圖/記者許展溢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防檢局局長馮海東表示,秋行軍蟲非洲紀錄一個晚上可飛100公里,美洲則紀錄到其隨氣流飛行,離岸250公里以上都曾捕獲,如果牠在大陸繁衍到了一定規模,就有可能會往台灣的方向遷移,屆時不只金門、馬祖會被入侵,台灣本島都有可能會飛達。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檢局表示,秋行軍蟲的壽命平均是2周,雌蛾每次產100至200顆卵,卵塊表面會披覆絨毛,幼蟲具6個齡期,取食植物組織危害,老熟幼蟲則會鑽入土中化蛹,成蟲羽化後4至5日就能交配產卵,一生可產約1500至2000顆卵,一年可生出10多個世代。

儘管台灣種植的稻米不用擔心,但台灣玉米、高粱等作物還是必須嚴防,而且若在食物缺乏時,牠也會吃其他作物,甚至連雜草都吃,加上過去台灣並沒有此蟲出現的紀錄,因此目前仍無法確認牠在台灣是否有天敵,所幸針對和秋行軍蟲同樣的夜蛾科,台灣已有對應的農藥等防治方法。

▲秋行軍蟲羽化後4至5日就能交配產卵,一生可產約1500至2000顆卵。(圖/記者許展溢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檢局強調,為了阻止秋行軍蟲入侵危害我國農業,該蟲已列屬我國檢疫有害生物,輸入貨物檢疫如有發現,依規定須經適當的檢疫處理,確定完全滅除後才能輸入。

秋行軍蟲幼蟲的特徵為「頭部有倒Y型紋路,每一節身軀有4個斑點」,若民眾有發現疑似該蟲出沒,一定要馬上通報防檢局,並採行警急應變措施處理,包含大面積利用性費洛蒙誘殺,或用約4種殺蟲劑,有機田則可用蘇力菌、苦楝油撲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