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詹雅婷/綜合報導
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I.M. Pei)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他生前留下許多建築界經典作品,其中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更曾出演電影《達文西密碼》。《紐約時報》、BBC等各大外媒也整理出貝聿銘職涯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作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路思義教堂:1963年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被譽為「台灣最美教堂」,教堂整體設結構遵守「以光設計」原則,四片曲面完全分離,類似倒置船底,屋脊部份分開形成天窗,擁有「一線天」的意涵。
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1966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貝聿銘在1955年設立個人公司「貝聿銘及合夥人建築師事務所」(I.M.Pei & Associates),而國家大氣研究中心是當初接受委託的主要作品之一。這棟建物以洛磯山脈為背景,俯瞰城市,靈感來自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西南部的印地安人懸崖小屋。
艾佛森美術館(Everson Museum of Art):1968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艾佛森美術館的有著「用於收藏雕塑的雕塑、用於展覽藝術的藝術品」的盛譽。根據貝聿銘的想法,他想讓遊客把整棟建物視為「雕塑品」來體驗,可以從各個的不同角度來觀察。值得一提的是,中庭樓梯採用混凝土建造,被第一任館長稱之為「館內最出色的雕塑」。
美國德州達拉斯市政廳:1972年
達拉斯市政廳整座建物呈現倒立直角三角形,地面有著人行步道及圓形水池,也是棟充滿現代主義風格的不對稱設計建物。
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East Building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1978年
貝聿銘運用三角形方案來建造,並設計一個寬廣中庭,補足原本的缺乏的公共空間,且這與周邊環境和諧一致,被譽為美國70年代最成功的建築之一。這也讓他獲頒198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當年評審給予他相當高的評價,大讚運用建材的技巧「已臻詩意境界」。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The Louvre Pyramid):1989年
儘管這項擴建工程在當年引發爭議,但在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的支持下,順利完工,並於1989年春天正式開放,如今更成為重要地標之一。貝聿銘曾說,「如果說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沒有做錯,那就是羅浮宮」,並認為玻璃金字塔有著串連古今的意義。
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搖滾音樂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and Museum):1995年
建物整體有著知名的傾斜設計,看起來就像個巨大的玻璃帳篷。事實上,貝聿銘起初一度拒絕這份委託,但最終接案後,他認真的做了研究,也就是和《滾石》聯合創辦人溫納(Jann Wenner)一起參加各種搖滾音樂會。
日本滋賀縣甲賀市美秀美術館:1997年
貝聿銘以人間天堂香格里拉為靈感設計,曾獲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全球十大建築之一。
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Islamic Art):2008年
這是貝聿銘最後一個文化建築作品,他先是透過閱讀穆罕默德傳記來做研究,接著赴世界各地參觀許多伊斯蘭建築,是個融合現代主義和伊斯蘭文化的建築。
香港地標中銀大廈:2008年
中銀大廈位於香港核心商業地帶中環,由於貝聿銘父親貝祖貽是中國銀行的創始人之一,這項設計案對他來說意義非凡。
►►快訊/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過世享嵩壽102歲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出自他手
►►貝聿銘逝世/父親要兒學習金融 他卻愛上好萊塢電影堅持建築路
►►貝聿銘逝世/30年前遭嫌太前衛「不夠法國」 羅浮宮金字塔今成巴黎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