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謐將建議「低成本無人機自殺攻擊」保衛台灣 比M1A2更有戰力

▲▼美國M1A2戰車。(資料照/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M1A2戰車。(資料照/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加拿大兩岸議題學者寇謐將(J. Michael Cole)在美國媒體《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投書發表台灣如何防衛對中國海岸線的議題,內容提到因為北京沒有放棄對台動武的選項,建議台灣發展「低成本自殺攻擊」來保衛對中國一側的海岸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寇謐將指出,儘管台灣方面在「不對稱戰爭」的發展上已有進步,但是總體來說還是致力於傳統戰力的發展,面對兩岸的軍力差距越來越擴大,這種做法是站不住腳的。

與世界各地的軍事力量一樣,缺乏想像力破壞了台灣軍方對人工智慧變革的接受度,無處不在的遙感與自動化領域,是現今科學發展的熱門選項,在過去20年中國軍事力量擴張的過程中,台北意識到在海軍方面不能再以計算逐船戰力的方式與解放軍海軍競爭,因此現在的戰略從大型水面戰艦,轉而發展擁有快速雷達反應的飛彈快艇或反艦巡弋飛彈上。

儘管如此,台灣軍方的反登陸策略還是依賴在台海中線上,以載人載具發起干預或反登陸行動,鑒於人力、物資、年度國防預算的不平衡,除非台北方面對反登陸策略進行根本性的改變,否則台灣在未來某個時刻將注定失敗,為了成功威懾台灣的陸、海、空軍都必須拋棄高成本,以人力為本的防禦態勢,在可能的情況下必須充分利用科技帶來優勢。

▲雷霆2000多管火箭(圖/記者季相儒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台灣用於抵禦解放軍兩棲攻擊的主要系統包括兩艘具戰鬥能力的潛艦,陸基和海基反艦巡弋飛彈(雄二與雄三飛彈),多管火箭發射系統(雷霆-2000),火砲,坦克和各種人力發射的反裝甲標槍和TOW導彈。

台灣繼續堅持傳統反登陸姿態的標誌,就是台灣現在花了20多億美元向美國軍購108輛M1A2艾布蘭主戰坦克,鑒於台灣的地形,M1A2的真正目的沿著海岸向前進中的解放軍陣列部署,但是,M1A2很容易受到解放軍飛彈、火箭或是空軍的攻擊。

▲ 寇謐將建議台灣發展無人機自殺攻擊。圖為美國「全球鷹偵察機」(RQ-4 Global Hawk)。(圖/路透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與其投資有人駕駛的重裝甲車輛,台北方面必須積極推動自動化系統抵擋解放軍的進攻,應該透過再海上部署成群的自動化武裝船隻,配備多個感測器,陸上以無人車輛輔助,獲取情報和數據,而非以坦克保衛台灣海峽一側,以低成本製造更多無人船舶、飛機對更昂貴的目標進行「自殺式襲擊」。

除了成群的無人水面艦艇之外,台灣海軍還可以開發自動化的無人微型潛艦,與自主推進的無人機水雷,然後把這些武器部署在台灣的離島與沿海的未公開地點,這些武器為台灣提供了強大而低成本的反登陸能力。

寇謐將總結,台灣應該從AI和自動化領域的人才庫中汲取經驗,而不是堅持舊的做法,為21世紀創造一支軍隊,這是一個量身定制的軍隊,以應對其生存的唯一的威脅也就是解放軍的兩棲攻擊,這所有這一切比起台灣正在進行的「潛艦國造」計劃,或者從外國國防承包商手中收購高端戰爭平台,只佔一小部分的成本,台灣應該打未來的戰爭,而不是過去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