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野獸派之父」張萬傳110歲紀念,生前他畫到90歲中風才停筆。(圖/國父紀念館提供)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有「台灣野獸派之父」稱號的藝術家張萬傳,近日國父紀念館為他舉辦110歲誕辰紀念展,他的三兒子張偉三感動表示,父親生前執著畫到90歲中風時才停筆,這次展覽讓他重溫兒時記憶。此次展出以「魚系列」為主題,作品多達262件,另搭配珍貴歷史照片、剪報、文物等,讓後人有機會認識這位油畫巨擘的創作歷程。
油畫巨擘張萬傳1909年生於台北淡水,強烈筆觸和濃厚色彩被譽為「台灣野獸派之父」,一生對於台灣美術史的教育與傳承,具有深刻的意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麗君部長參觀畫作,右起黃秋菊、鄭麗君部長、梁永斐館長。(圖/文化部提供)
20日當天在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舉行開幕式時,文化部長鄭麗君致詞表示,感謝家屬長年的努力,讓大眾能重溫百年美術史的足跡。張萬傳老師身處於1920台灣美術運動重要的發展年代,當時是一個人文薈萃、吸收世界性藝術的時代。張老師受到野獸派啟發,「粗曠的線條及鋒利的色彩」與其個性一拍即合,最後取材自生活,追求一種屬於自己的藝術道路,隨手就創作的風格,「是一位天才型的藝術家」。
她讚賞張老師的畫充滿了「從在地出發」的生活情感,但藝術視野是世界性的,充分展現百年美術運動所追求的世界性中的現代性,「這是張老師留給台灣重要的藝術資產。」
鄭麗君也提到,文化部近幾年展開重建台灣藝術史的工作,希望藉由中央及地方美術館軟硬體升級、典藏體系的建立,並鼓勵民間透過多元觀點、當代視野,帶領台灣重新發現、欣賞、討論及詮釋,讓全民更了解台灣藝術經歷的歷程,也讓下一代有更豐沃的土壤,持續壯大、豐富多元的文化。重建藝術史是一個政策,也是一個運動,希望讓台灣社會重新發現台灣精彩藝術史的歷程,讓台灣藝術史為世界藝術史拼上重要的一塊拼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萬傳三子張偉三(右2)、黃秋菊伉儷捐贈張萬傳作品「嘉鱲魚、飛魚及赤鯮」一幅,由文化部鄭麗君部長、國父紀念館梁永斐館長代表接受。(圖/文化部提供)
國父紀念館館長梁永斐也表示,此次展覽是一場溫馨的聚會,許多前輩畫家的後人皆有出席,在開幕的前夕,張萬傳家族也有增添新成員的喜事,令人感動,提到他生前「話很少,畫很多」;還有淡水白樓消逝事件——「淡水白樓之痛,如晨鐘驚醒了我們」。當時淡水白樓於1990年計畫拆除,在白樓消逝之前,張萬傳經常前往白樓寫生,他捐畫義賣募款希望能保留重要古蹟,但白樓仍於1992年拆除,因此有「畫在景不在」之痛,由此故事可見古蹟維護與歷史再造的重要性。
今年適逢張萬傳110歲誕辰,透過紀念展的形式,展出畫家張萬傳素描、靜物、人物、風景等作品,展出作品多達262件,另搭配珍貴歷史照片、剪報、文物等,讓世人認識這位油畫巨擘的創作歷程與風格面貌。
▲本次展出以「魚系列」為主題,呈現出張萬傳歷年來描繪魚類的作品。(圖/國父紀念館提供)
本次展出以「魚系列」為主題,呈現出張萬傳歷年來描繪魚類的作品。他愛魚、畫魚、吃魚,魚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題材與佳肴,是呼應生活的獨特藝術題材。其餘「風景系列」油畫筆觸奔放、大膽用色、厚重形體、明媚景色,不論是廈門、鼓浪嶼、淡水等,都具有個人強烈的色彩。而「靜物系列」色彩厚重強烈,筆觸豪放中又帶有細膩的變化。「人物系列」作品對五官不加以描寫、以色塑形,詮釋複雜又多層次的質感,明快大膽獨具風格的強烈色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湧動—張萬傳110歲紀念展」展期自即日起至8月20日止,在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