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雙人藝術團隊JIANDYIN,將在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帶來作品《磨擦流動》,揭開「贊米亞」神秘領域。(圖/JIANDYIN提供)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你聽過「贊米亞」(Zomia)這個神秘領域嗎?這是最多比特幣和礦場聚集的地區,長期來卻被污名化,認為是充滿逃犯、龍蛇雜處的地方,不被周邊國家所接受。有藝術家特地前往當地拍攝創作影像,將在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揭開神秘面紗!
2019第7屆「亞洲藝術雙年展」將於10月5日在國立臺灣美術館展開,邀請來自16個國家、共30組藝術家創作參展,今年以「來自山與海的異人」為主題,其中「異人」包括少數民族、神怪、流亡者甚至外星人⋯等「非我族類」;而山與海可延伸解釋為相對於平地社會的「異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異人」也常是連結兩端的中間者,例如巫師、間諜、異國商人,都蘊含著滾動文化的能量。展覽希望藉由異人的視野,打破既有界線與意識形態,邀請當代藝術家探索亞洲政治、歷史、經濟、人文、科技議題,並重新解讀,也開啟更多想像與討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窗作品《比特幣礦和少數民族田野錄音》拍攝地點就「贊米亞」(Zomia)的山區。(圖/藝術家和天線空間)
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藝術家劉窗帶來三頻道錄像作品《比特幣礦和少數民族田野錄音》,拍攝地點就「贊米亞」(Zomia)的山區,這裡是最多比特幣和礦場聚集的地區,但這個區域長期以來一直被污名化,被認為是充滿逃犯、龍蛇雜處的地方,也不被周邊國家所接受。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來自泰國的雙人藝術團隊JIANDYIN提到,贊米亞距離泰國並不遠,從清邁一天就能抵達,這裡很多人有兩本身分證,同時有泰國國籍且很有錢。2位藝術家帶來高畫質黑白無聲錄像作品《磨擦流動:魔幻之山計畫》,關注民族國家和贊米亞地區邊界地帶中,根植於對抗相對運動或磨擦產生的現象,探討地區歷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狀態,和這之間的關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泰國、美國藝術組合,寇拉克里.阿讓諾度才和亞歷克斯.格沃伊奇作品《在一個滿是怪人的房間裡沒有歷史5》。
另外同樣來自泰國的寇拉克里・阿讓諾度才,和德國籍的鐵木爾.斯琴都是近年極受國際矚目的新銳藝術家。
今年才在「威尼斯雙年展」主題館展出的阿讓諾度才,身兼視覺藝術家、導演、說書人,擅長以錄像和行為藝術等多元的手法,訴說交織於文化移植與融合的故事。此次展出他與美國藝術家亞歷克斯.格沃伊奇的最新共同創作,取材自泰國12名孩童與足球教練,受困洞窟中被拯救的事件,反映泰國傳統思維、自然環境、科技發展、政治與文化之間的關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鐵木爾.斯琴作品《東,南,西,北》(圖/藝術家與魔金石空間)
鐵木爾.斯琴曾參展2016「柏林雙年展」,德國和蒙古混血加上多元的成長環境,塑造出他對自然和文化之間關係的獨特的感知能力,作品常透過科技來審視人類歷史和自然世界的基礎,反思人類獨尊的位置。
▲新加坡藝術家林育榮作品《海況六》。
藝術家林育榮曾代表新加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海況》計畫,運用攝影、影片、錄像等媒材,探索海洋環境及歷史,檢視民族國家的政治生態及生物物理輪廓,此作品曾在新加坡、法國、荷蘭等國的知名藝術機構展出,也曾受邀至上海、大阪、雪梨、冰島、愛爾蘭等地的雙年展及日本愛知三年展展出。
▲韓國藝術家李禹煥作品《關係項》(圖/參考作品,Keizo Koku提供)
知名的韓國藝術家李禹煥,是日本當代藝術運動「物派」(Mono-ha)的建構者與代表性人物,重視還原物質的原始面貌及作品的空間,作品富含東方哲學意涵,策展人刻意將此次所展出的3件李禹煥作品放置於不同展區,嘗試在當代概念與傳統哲學之間,提供更多可思考的觀展線索。
策展人何子彥表示,希望現有作品能打開新的觀看脈絡,並激發出更多共鳴;此外,這屆的委託新作有9組件,是有史以來亞雙展委託的最高數量。他和另一位策展人許家維都堅信,「雙年展主要的功能不只是在展示作品,更要和藝術家們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委託作品緊扣策展主題,當中不乏涉及繁複技術及深度的研究計畫。例如臺灣藝術家江凱群在作品《豐田玉庭園》中用化學技術製造玉石,以基礎的閃玉結構方程式,作為從個人經驗到閃玉的顧盼。
▲臺灣藝術家王虹凱《這不是國境音樂》工作坊現場紀錄。
臺灣藝術家王虹凱持續以「聲音」做為概念性手段,探究社會關係,作品《這不是國境音樂》追溯臺裔作曲家江文也的音樂軌跡,透過一系列的展前工作坊,企圖帶領觀者穿越地質、災害、身體、社會、歷史等面向,搜索1935年台中大地震發生前後的觀測資料與口傳記憶等,以及殖民政府引進的現代地震測報和統治技術。
▲藝術家丁昶文的裝置作品《處女地》。
藝術家丁昶文的裝置作品《處女地》,源自殖民者運用殖民地風土和生態資源,開發疾病解藥「奎寧」的歷史,奎寧的功效也為殖民者提供了深入熱帶叢林和島嶼的新機會,成為另一種鞏固帝國的武器。作品以舞台、錄像和聲音等多樣元素,讓身歷其境的觀看歷史成為可能。
▲ 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田村友一郎作品《背叛的海》(圖/田村友一郎、Yuka Tsuruno畫廊)
策展人許家維說明,近年「人類世」此一地質年代的界定,讓人們開始反思人類中心主義,表現在當代藝術中有三種主要趨勢:一是重回部落般的前現代社會,用以批判現代性;二是以生態角度談論人如何與環境共存;三是更深入去探索技術、哲學、科技等,來理解工業革命以來的失控狀態。
這些也是他與何子彥長期關注與觀察的議題,兩人的「藝術家-策展人」身分,為展覽帶來全觀的角度,試圖呈現上述三種趨勢的可連結性與疊合狀態,為此,本次獲邀參展的作品,無論從其作品本身,或與其他創作者的作品之間,均能窺見對此概念的串連和呼應。
亞洲藝術雙年展將於國立臺灣美術館,自10月5日展至2020年2月9日,展覽期間將辦理多項活動及論壇,詳細資訊請上國立臺灣美術館或亞洲藝術雙年展網站查詢。
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
展期:2019年10月5日~2020年2月9日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時間:9:00-17:00(週一休館)
FB:亞洲藝術雙年展 Asian Art Bienn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