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教授籲注意 持續性環境變遷對減防災影響

▲▼慈濟基金會特於9月19、20日,來自日本東京大學未來倡議研究所(IFI)客座教授春日文子以氣候變遷和相關環境變遷為主軸,發表專題演講。(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圖、文/慈濟基金會 林佳予

九二一地震二十週年,慈濟基金會特於9月19、20日,來自日本東京大學未來倡議研究所(IFI)客座教授春日文子以氣候變遷和相關環境變遷為主軸,發表專題演講。春日文子博士提及,氣候變遷和相關環境變遷是全球關注的議題。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PCC)研究全球溫度上升1.5°C的影響,該報告指出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溫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約1.0°C。

綜觀地球史,近來的全球暖化速度相當極端。極端氣候正引發各種自然災害,如洪水、土石流、颱風、熱災、乾旱、火災、新型疾病等,也導致人類社會快速的劇變現象,如大量移民、環境難民、土地使用變遷、城市化、農業變遷、新型不平等與貧困等。春日文子在報告中也提及,這些環境與社會變遷對人類生命和健康直接或間接地造成重大影響,換言之,人類社會面對災害也變得更加脆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春日文子指出,科技透過下列方法協助減災與防災:

1.使用各種觀測與觀測數據暸解目前自然系統與風險評估。
2.建立預測和早期偵測/警告機制。
3.與社會大眾進行風險溝通。

春日文子表示,尤其第三種方法「風險溝通」已獲得政府政策、國家層級與地方層級採用,並讓地方民眾直接進行風險溝通,自行採取防災措施。然而上述每種方法與社會對話仍舊存在著挑戰。除此之外,我們必須就時間、地理、規模和社會規模/層面,考量持續性社會和環境變遷對減災和防災的影響。這些考量必須採取全面觀點和系統方法,唯有透過不同科學學科的合作、與非科學社群共同設計,才能解決難題,例如結合社會專業人士與原住民社群提供的知識。這也正是未來地球研究計畫的起源背景與宗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春日文子提到科技的雙重用途,儘管初衷是用於改善人類福祉,但任何種類的科學都可能遭到誤用。如同藝術和體育,科學也能做為衝突情況下的共同語言,發揮外交功效,作為締造人類生命安全和福祉的工具。儘管如此,科學和科學家的責任與倫理道德還是應該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