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震後學到什麼? 李鴻源籲設「防災總署」面對國土治理課題

▲▼   齊柏林基金會舉辦「921廿週年」論壇 。(圖/記者崔至雲攝)

▲齊柏林基金會舉辦「921廿週年」論壇 。(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1999年的9月21日,一場芮氏規模7.3的世紀大地震不僅造成台灣嚴重的死傷,也導致地形地貌劇烈的變化。921震災屆滿廿年之際,齊柏林基金會舉辦「921廿週年」論壇,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等專家學者均出席,探討國土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相關議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鴻源在論壇上指出,921地震時石岡壩被抬起來20米,「這樣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但是未來如果再次發生呢?後果絕對沒有辦法承擔」。李鴻源指出,台灣1999年後所建造的房子不用擔心,但是1999年以前的房子有幾百萬戶,台灣人應該擔心這些房子未來要如何因應大震災。

▲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長歐晉德。(圖/記者崔至雲攝)

李鴻源說明,過去一直鼓催要成立防災總署,來面對台灣大大小小的災害,但是台灣很多問題都與政治扯上關係,導致很多制度面無法實際執行,「我們被民主制度綁架了」。

詹順貴說明,齊柏林的《看見台灣》鉅作,曾經改變台灣社會、政府。但面對更趨極端的氣候型態,立命在高天然災害風險的海島台灣,我們還必須做得更多,改變更多。很高興基金會繼續齊柏林志業,持續進行空拍影像紀錄;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現在起,開始愛護山林,保育野生動物,節約能源與用水,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做好垃圾分類回收,不為自己,也為子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行政院921災後重建委員會執行長、教育部長黃榮村也表示,921地震是二十世紀全球最大的海島型地震,但二十年來我們究竟從921的救災與重建經驗中,學到了什麼防救災經驗可以交給下一代?我們是否珍惜台灣在921大災難中令人感動的患難與共情懷,並且將之擴散到社會上每個角落,讓它發展得更為強大?這些都是921二十周年時,應該要檢討的課題。

▲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圖/記者崔至雲攝)

黃榮村說,921當為一面鏡子,反映出台灣社會一直存在的困境,如私權建物很多是違規建築,在重建時如何合法化?重建相關法令落伍不符需求,以及台灣土地利用一向不符生態與防災安全應有之考量等項問題,可謂不一而足,在重建時必須有大破大立的新思維,方足成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榮村指出,921發生後,頒布緊急命令、制定暫行條例、撰寫重建綱領與政策白皮書、編列移緩濟急與追加緊急特別預算、行政院設立重建委員會當為統一窗口,可謂是近幾十年來最難得建立的急難治理政策網,後來的八八水災,除了未頒布緊急命令外,大致依此進行。

黃榮村最後也提出疑問,921過後引發了很多有關山河治理的爭議事項,如台8與台8甲修復、土地利用與遷村、九九峰與受災山區的植被復育、自然工法的安全性,以及推動廣大災區四大流域的聯合整治方案,以避免日後來襲災害可能會產生的放大效應。這些問題的有效治理模式,直到今天還是台灣要繼續嚴肅面對的國土治理課題,值得在二十年後再加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