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武器無人化已經是現代戰爭的趨勢,國防部委託中科院的「慧龍專案」編列了36.6億的預算,預計以5年的時間研發出無人潛艦的原型艦,以達到2017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所提出的不對稱作戰思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上報》報導,「慧龍專案」研發無人潛艇,還是由潛國造IDS戰鬥系統的「神龍計劃組」來負責,初步規劃研發無人潛艦的外型與美海軍採購的「殺人鯨」(Orca)無人潛艦類似,長度約20公尺到30公尺,第一階段無人潛艦的性能將以偵蒐、掃雷與電子作戰為主,研發成功後,才會進入攻擊型無人潛艦的研製。
報導指出,潛艦國造IDS順利展開後,國防部內部也討論無人潛艦計劃,初步共識無人潛艦是最適合部署在台灣海峽淺水區域運用,部署大量小型又宛如自動化魚雷的無人潛艦,對解放軍的水面與水下船艦都會形成巨大壓力,達成不對稱作展的目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指出,經國防部會議決議,採納與建造IDS原型艦同步進行研發無人潛艇計劃,並由中科院執行潛艦國造戰鬥系統的「神龍計劃組」來負責該案。目前規劃的性能具有偵蒐、掃雷與電子作戰為目標,因此無人潛艦有電戰設備外,慣性導航系統,深度感測器,並能浮上海面,透過全球定位系統(GPS)修正定位;還能利用衛星通訊,回報情資或接收新指令。
報導指出,未來研發的無人潛艦平時就能偵搜解放軍艦隊或海岸線的能力,其內部偵測各式電波的設備與天線,將記錄的電波透過衛星傳送回台,提供給技術單位進行分析數據。下一階段發展出攻擊型的無人潛艦,除能攻擊水面戰艦,甚至可與我方潛艦聯線成為誘餌,讓敵方潛艦無法真正作有效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