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俊豪/綜合報導
中評智庫基金會20日邀請五位涉台學者解讀北京當局的惠台舉措,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台事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謝郁指出,2019年的兩岸關係處於特殊時期,但大陸始終在兩岸關係中發揮主導和引領的作用,「無論明年選舉結果如何,大陸都將繼續進行同等待遇政策後續的推出和融合發展的深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活動為「大陸頒布26條惠台措施的意涵與影響」,由香港中評社旗下智庫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邀請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教授李義虎,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冠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台事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謝郁,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陳星,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博士吳維旭與會。
中評社報導,謝郁當天提到,2019年兩岸關係處於特殊時期,新舊矛盾叠加,內外挑戰並存,在中美戰略博弈中,美國頻打台灣牌,民進黨為了拼選舉煽動反中仇中、炒作「芒果乾」(亡國感),兩岸關係呈現敏感期、調整期和風險期三期叠加的狀態。
她表示,在此背景下,大陸國台辦等20個有關部門11月初出台《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這是大陸在兩岸關係面臨內外多種複雜挑戰的背景下,落實兩岸同胞同等待遇的重要新舉措,展現大陸堅持交流紅利惠及民生,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持續深化的政策方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郁認為,惠台26條在當前形勢下推出,表明大陸的政策立場,就是兩岸關係的融合發展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受阻隔、被逆轉、被遲滯,大陸始終能在兩岸關係中發揮主導作用,「無論明年選舉結果如何,大陸都將繼續進行同等待遇政策後續的推出和融合發展的深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冠華則表示,26條措施有許多新的亮點,首先是優先讓台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像是大陸把富有市場發展潛力、商機龐大的5G產業領域優先推出來讓台商參與。此外,26條措施中,很多條都照顧到台胞台企的實際需求,解決台胞台企面臨的現實問題。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陳星認為,惠台31條解決很多具體的個人問題,比如台胞證的發放,在銀行辦理存款等,「26條涉及到台胞在大陸的職業規劃、生活規劃,以及如何完成和大陸居民同等待遇、居民權利一致的過程,這些規定是沿襲31條的規定,進一步促進兩岸融合,特別是讓在大陸生活的台胞進一步融合到大陸的生活中。」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