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宗逸 圖/多維TW提供
總統大選結果開出,蔡英文以極大差距領先韓國瑜,風光地連任成功。民進黨力量如海嘯一般席捲全台,一掃從2018年九合一大選慘敗以來的陰霾。蔡英文得到絕對多數台灣民意支持,再度黨政軍一把抓,權力達到頂峰。接下來,兩岸關係將如何轉變?迎接又一次絕對民意支持的民進黨政府,要如何面對兩岸關係?兩岸關係是緩是緊?牽涉到蔡英文政府在連任之後,想到達到什麼目標?戰爭?抑或是和平?
在戰爭與和平間,所謂「軍事互信機制」(CBMs)的建立,都是為政治大環境而服務,政治大環境沒有變化,敵我雙方政治歧見大、毫無互信,則在軍事上產生任何聯絡與避險機制,都不太可能發生。遠從美、蘇從1945年二次大戰後陷入冷戰、意識形態嚴重對立,雙方根本沒有在政治上妥協的良機。直到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全球第一次瀕臨全面核戰開打的世界末日險境,美、蘇才終於建立元首熱線、創立近代最先的「軍事互信機制」。從這裏可知,只有在瀕臨險境狀態下,人類才會學乖,才知道和平和避險的重要性,所有政治意識形態都不如生命的存續重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決定論」的胡同
觀照兩岸之間關係,中國大陸對外外交,基本上與西方世界迥異。西方價值觀將軍事、外交視為政治科學下的「專業技術」;而中國經歷百多年內憂外患、好不容易站上世界舞台,欲綻放光芒,則其軍事與外交,幾乎等於是「民族尊嚴」的整體,並非旁門左道的「專業技術」。分析兩岸間,究竟要如何在此特殊狀態下,持續在未來發展「軍事互信機制」?如果「維持現狀」下去,政治問題顯然無解或是機遇。兩岸可以從什麼方面再次著手試探?是否能夠找到一個雙方都能解套的共同語言?
兩岸之間至今無法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唯一的原因在於政治。台灣方面不願意成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中的「一中」部分。而中國大陸則強硬地認為台灣必須接受「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一個中國」原則下,才能談所有事情,包括「軍事互信」。在雙方皆無法找到「共通語言」的情況下,兩岸要如何突破僵局?
政治哲學上,有一種理論叫做「決定論」(Determinism)。所有政治的認知、舉止、決定和行動,都有條件決定其發生,所有其他事務並無法影響。「決定論」的觀點認為,「相對觀點」是一種幻覺,政治「意志」(will)並非自由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在分析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所有台灣學者與研究者,幾乎都認為兩岸僵局的產生,是因為走入了「決定論」的死胡同。雙方嚴守自己的原則不變,並且認為自己的原則為最高原則,不輕易屈服於對方的認知。這樣的「決定論」政治環境,造成了兩岸之間的僵局。
而台灣官方對於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軍事互信機制」,是有其戰略意涵的認知。自1996年台海危機發生至今,台灣對「軍事互信機制」的戰略立場,其實相當一貫。陳水扁執政時期雖然首度獲得中共方面善意回應,但礙於政治現實與對民進黨執政的不信任,雙方並未有進一步的作為。
而在馬政府執政時代,儘管其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在此前提下開始了迅速的發展。但隨著兩岸交流的層面逐漸擴大,涉及政治議題的談判也相對增多,並且遇到了根本上的困難。馬英九時代雖然對「軍事互信機制」抱持開放態度,實際上卻因為台、美、中的關係,以及其政治上不冒風險的個性,而較陳水扁時代更趨於保守。至於蔡英文時代前四年,由於不承認「九二共識」,以及中共方面更加強硬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推出,雙方幾近沒有緩和空間。如今,蔡英文挾著絕對多數民意連任,兩岸關係之間是否能夠再度尋求到一線機會、一個突破點,端看蔡英文在第二任的企圖心。
台灣地理上屬於海島國家,又沒有豐富天然資源,經濟來源主要仰賴貿易,且九成九以上的貿易仰賴海運、九成七的初級能源靠進口,在戰略上一旦被封鎖、隔離,不僅軍事上會逐漸崩潰,且經濟也將面臨崩解。台灣海峽地區縱深短淺、軍事預警時間短,商用、軍用的海空航道運用頻繁,兩岸之間的軍事動作一旦沒有互信,將會造成誤判、誤讀情況,一旦台海成為火藥庫,變成「阿曼海峽化」,雙方飛彈隨時劍拔弩張,各國將會減少此處的航道運用,影響台灣的經濟、進出口產業甚至生計,都是相當致命性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台灣在經貿上對大陸市場相當依賴,但又因敵對關係,不得不持續軍備採購與整備,與解放軍抗衡。一方面需要經濟市場,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軍事上嚴重對峙,這造成台灣身處於整體國家戰略上的極大矛盾與衝突,也是台灣經濟、環境以及景氣無法徹底改頭換面的難局。
避險優先於熱線
既然,台灣已經步入了政治哲學上的「決定論」陷阱,並不考量其他靈活的手段。故也有許多台灣戰略學者,提出了在「軍事互信建立」上面,採取「非決定論」(Indeterminism)的心理,重新檢視自己的環境、以及自己的真正需要,哪些需要放下、哪些需要堅持,必須要靈活地加以轉變。代表此種「非決定論」的學者,包括蔡英文政府國安會副秘書長蔡明彥教授等人。
若採「非決定論」途徑來重新面對兩岸問題,台灣方面必須放下所有「決定論」的元素,例如主權、尊嚴、體制等緊抓不放的原則,改由「辯證過程論/辯證法」( dialectic)的方式來觀照現況,才能得出較為靈活的觀點。此種方法,在於化解不同意見的辯證方法,是在兩方對一個主題持不同看法時,能夠透過充分自由的對話,建立起對事物真理的認知。這個跟雙方堅持自己見解的「決定論」不同,必須透過對話、辯證來形成正確的邏輯。
如前所述,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不能對話的原因,在於政治見解南轅北轍。但是,對照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處境,誰比較需要「軍事互信機制」?台灣在戰略天平上是弱者,因此比大陸更需要「軍事互信機制」。瞭解到自身的處境,台灣才能「現實面地」面對此需求,而放下「身段」來「解放」禁錮於自身的「意識形態」,從而用更靈活、聰明的方式來進行「戰略避險」。
對台灣較為實際的做法是,不必先急著建立類似「熱線」的所謂元首緊急溝通管道。也不必急著先要與解放軍之間建立「司令」等級聯繫。我們從此系列文章中得知,解放軍對於「軍事」上面的透明,異常敏感,在參照大陸的特殊情緒以及敏感的軍政領域上,台灣不妨從民間方面開始著手。其中,最有可能突破的領域,就是從海上漁事糾紛以及海上聯合救難等相關於人道以及民間事務的層面,作為突破點。
事實上,從2010年9月開始,台海兩岸每年都會舉辦「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這是自從2008年兩岸關係開始緩和之後,雙方釋出善意的明顯徵兆,即使2012年習近平上台、2016年蔡英文上台之後,都還是進行一樣演習,勉強維持兩岸之間官方的重要合作,演習的領域都在金門、廈門之間海域,此海域也是兩岸漁事衝突的熱點。但是直到2018年,兩岸關係由於政治動員、仇恨動員的關係,以及台灣的選舉氣氛不利兩岸交流,已停辦2年。如今,蔡英文政府連任成功,此種,如何重啟這項因政治選舉動員而中斷的搜救演練,可謂兩岸之間「軍事互信機制」建立的重要第一步。
蔡英文在第二任任期中,兩岸關係或緊或縮,有一半的機會抓在她手中。而在第一任期失去的「破冰」契機,能否在第二任期中有「挽回」機會?北京的態度固然重要,但是對於最需要避險機制的台灣,蔡英文的態度也更加重要。當然,不可避免地,台灣必須要持續軍購、發展維護軍事力量,才有與北京談判的基本。但是,除了一味加強軍事力量外,蔡英文是否能夠考慮到「避險」的重要性?這是重中之重。
兩岸間的仇視,尤其是近一年來的極度冷凍狀態,是由其他國際因素所造成的,而蔡英文操作「亡國感」成功地橫掃選舉之後,最新的民意究竟要她做什麼?是與中國大陸軍事對峙持續升高?抑或是台灣方面開始靈活的「避險」戰略——如同日本一樣,不固守站在美國這方,而是靈活地穿梭在美、中之間?日本與中國大陸沒有「軍事互信機制」,但雙方在釣魚台問題、解放軍機艦穿越宮古海峽問題等方面,都已取得諒解和預防機制。日本這樣的國家,都能夠在首相安倍晉三的靈活手腕、以經濟為主軸,來架構日中「避險」機制,台灣難道無法效法,藉著領海海事合作、預警等作為,與中國大陸取得另一個「契機」?
日本可以,台灣當然也可以。蔡英文政府只要放下硬邦邦的「決定論」戰略,轉而向「非決定論」哲學靠攏,從「過程」中尋找兩岸之間破冰的答案,而非固守在意識形態中而不願出招。日本在短短十年間,從中國大陸的死敵,一變成為共同發展經濟、參與一帶一路的戰略夥伴,而同時,日本也未放棄發展軍備,甚至軍費超過GDP的1%天花板,但對參與美國的「印太戰略」採取被動方式,尋找自己「獨立自主」的外交語言。日本能如此做到,台灣斷無不能之理。唯有放下「決定論」的意識形態,台灣終能找到那個開拓的缺口,找到自己特殊的避險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