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自由撰稿記者、台灣民意基金會研究員Paul Huang黃柏彰在美國的《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發文指稱「台灣的軍力是顆空包彈」,再度引發台灣網友對於徵兵制與募兵制之間的兩派論戰,有網友認為必須像南韓、以色列等國全民皆兵,才能團結一致抗敵,也有人認為比起當兵時間長短,訓練內容才是重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報導,台灣雖然向美方購買了許多先進的武器,包含M1A2T艾布蘭戰車及F-16V戰鬥機,但第一線的作戰人員已經被掏空,整個後勤系統也無法做出貢獻,沒有真正的專家或軍事人員可以在發生戰爭時,作出軍事化的行動,而這些問題都被台灣泛政治化,台灣當局也沒有一套方法能解決現在的危機。
報導中指出,台灣國防部共有21.5萬個職缺,其中18.8萬是士兵,其他為文職人員,在2018年時這些職缺只有15.3萬個被填滿,僅佔軍方應雇人員的81%,但實際上這個數字仍不足以反應目前的狀況。
報導中根據現役的陸軍中校的說法,他所瞭解的陸軍前線部隊(包含裝甲部隊、機械化步兵及砲兵),目前有效可使用的人力大概在60到80%之間,這意味著,如果發生戰爭時,將有三分之一的坦克因為沒有人可以負責駕駛而無法運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的軍武臉書社團《軍事迷》當中,對這個議題產生熱烈討論,支持恢復徵兵制的網友表示,「面對就近在咫尺的惡鄰居,台灣應該恢復徵兵制度,甚至是全民徵兵,把台灣武裝起來,成為亞洲的以色列,才能有安全的日子好過吧」、「我們面對的敵人遠比南韓以色列所面對的還要強大,拿什麼本錢玩4個月童軍營?」、「我打57步槍年代,現在年輕人都已沒有團體觀念,徵兵制可以恢復團體概念,不是自己好就可以了!」、「同意,同島一命,國家才能安全,學學以色列全民皆兵,別儘想享受權利,不盡義務」、「贊成徵兵制,但不贊同徵兵除草刷油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也有反對徵兵制的網友表示,「重點是訓練內容,不然就算改20年,也是掃20年的地,割20年的草」、「不支持~我們需要專業的精兵,而不是大鍋炒出來的炮灰」、「現代的戰爭因為科技的進步,人力(數量)不再是主要因素,人力品質和技術素養才是重點」、「人家美軍募兵都是每年就算是後勤或情資部都有兩次長達一周的射擊訓練Active duty 的,大概是每週都有一天打靶,一次也不是在那邊臥射六發,都是一次打至少三四個彈匣的」、「每天都開槍,每天都打砲,其實四個月,夠用!掃地,刷油漆,給你四年,也沒戰力。是訓練內容的問題,不是天數」。
另外也有人想出了一個折衷辦法認為,四個月的軍訓役要下部隊,讓軍訓役做後勤,志願役則是專心在戰鬥訓練,算是利用徵兵制與募兵制達到分工的效果。
吳怡農在競選立委時,則是力挺4個月的役期,更以美軍13周可以完成新訓、29天可以完成專長訓為例,認為4個月的役期相當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