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蔣婕妤/台北報導
走過2003年的SARS風暴,台灣這次面對新冠肺炎,防疫工作迄今沒有紕漏的成果,也受到不少國家稱讚甚至效法。追朔政府防疫啟動的源頭,除了來自於2019年底的提前部署外,其實還有小年夜那晚的一場20分鐘的關鍵會議,為了確保國人有足夠的口罩,雖然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知道一定會有人罵,但他當時還是下了禁止口罩出口的決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辦公桌上推了滿滿的資料,陳其邁習慣坐在辦公桌旁的另一張長桌與官員或同仁討論公務,同一張桌子,這裡也是三個多月來多次與衛服部長陳時中等各部會討論超前佈署防疫的會議工作桌。
「我昨天也弄到四點多」,陳其邁在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不經意地冒出一句話。當天精神看起來還好以的他,好像稀鬆平常的說著昨天自己正常時間上下班,但這個「正常時間」因為陪著衛福部長陳時中完成二次武漢包機返台任務卻是凌晨的四點。
對於其他國家到現在仍有搶購口罩的情形,陳其邁還原當時做出決策的那個晚上,「口罩...那一天應該是小年夜,過年前我們要算有多少口罩存量,過年後也要算產能有多少。」
陳其邁說,小年夜那晚,大家把口罩的存量算一算,發現真的不夠,當下就知道口罩一定要禁止出口,在和各部會、政委開了20分鐘的會議後,隨即致電行政院長蘇貞昌,準備對外宣布口罩禁止出口的決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其邁表示,其實早在過年時就知道口罩禁止出口「一定會挨罵」,不過,以流行病學的角度出發,第一步是「醫院的口罩先留下」,為了避免院內感染,醫護人員需要優先照顧、醫護系統不能崩盤,接著,老人跟小孩等相對抵抗力較差的族群也要先滿足,最後才是擴大「覆蓋率」,降低年輕人的感染風險,進一步減少社區內的感染源。
事實上,政府在防疫工作的超前部署上,除了口罩外,同步思考的另一個方向是盡可能地讓一線辛苦醫護人員工作更方便,而備受醫護人員讚賞的健保卡結合旅遊史系統開發,背後的故事竟是來自一位基層醫師向陳其邁的建議。
陳其邁回憶,當時有一位醫師朋友跟他聯絡,這位醫師說,民眾如果身體不舒服,第一個一定去診所,但如果病人有發燒咳嗽或呼吸道的徵狀,醫師其實也無法在第一時間透過健保資訊判斷病人是否曾經出國,「旅遊史的查詢在這個時間變得非常關鍵」。
在聽取基層第一線醫師的回饋後,陳其邁當下就聯繫移民署並進行討論,而移民署與健保署也很有效率地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問題,讓出入境資料可以串接見保卡,亦即醫護人員只需要把健保卡一插,就能知道病患的旅遊史,此舉也能降低院內感染機會,進而提高防疫效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這場對抗肺炎的戰役,陳其邁說,要用謙虛的態度面對疾病,現在這個時候去說防疫做得好或做得不好,其實都不是重點,能跟許多在前線衝鋒陷陣的無名英雄一起工作,自己感到很榮幸,這場防疫戰還沒有打完,最後疫情能夠穩定控制,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
►陳其邁專訪/唐鳳問為何一人2片? 「覆蓋率」才是口罩2.0的關鍵
►陳其邁專訪/陳時中前線衝鋒 「我們的工作是為他準備足夠彈藥」
►陳其邁專訪/眼看社區傳播恐慌 「那一晚,陳建仁老師說要自己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