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獷風格」建築回歸!80年代早期失寵的5大缺點 變色碎裂是主因

現代主義中的粗野/粗獷主義(Brutalism)建築近期似有復甦回歸跡象,人們對這一類厚重、且以分明磊塊和線條感取勝的結構風格以及背後意識形態,似乎又顯得意興方濃。回溯一下建築發展,約莫在80年代早期,時尚優雅的設計語彙洶湧來襲,粗野主義風格自此驟然跌落,過去它在城市地景中受人追捧的結構美學棄之如敝屣,亦少有人對此建築的破屋壞垣行動感到歎喟。

粗野主義一詞饒富興味之處,在於該詞最初描述的,並非指涉它嚴肅凜然的外觀,而是來自Béton brut一詞,也就是毛胚混凝土。它崛起於50年代的戰後歐洲,根植於社會烏托邦主義此一崇高原則下,並且廣泛應用於圖書館、政府建築、戲院、學校以及人民可負擔的住宅等項目。

這類量體儼如國家社稷的一種宣言,雄壯、效率和快速,流露對未來的前瞻性態度,事實上在某種程度上,因它終結了冗贅和多餘裝飾,僅使用鋼材、混凝土和玻璃,這種純粹展示其結構材料的本質,讓Brutalism成為現代主義合乎邏輯的選擇。探究這類建築失寵的原因,可歸納幾個因素,包括過分樸拙自然、與極權主義、犯罪、社會剝奪(如監獄禁錮)以及都市衰敗等負面印象連結。不過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混凝土建築不耐候易老化,坍崩後則變色碎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文提供/The Cool Hunter 

(完整文章請看瘋設計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本文由瘋設計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