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國立成功大學10日上午10時在未來館舉辦「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大會,70多位產官學研高階代表齊聚一堂,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與台南市長黃偉哲也共襄盛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成大各專門領域的學者們,以及40多位來自台灣、日本、美國,加拿大共24家企業高階代表,針對智慧醫療、循環經濟、未來運輸、減碳綠能四大議題,展開對話與交流,共同商討沙崙綠能科學城的未來展望。
成大將成立「沙崙綠能智慧創新推動平台」,設立「推動委員會」、「政府.企業.大學協力的法人」,確立整體願景目標,執行方向等,形成有效執行的幕僚機制與中央對接,回應政府所擘劃的願景藍圖。陳其邁院長表示,成大在各領域都是頂尖的大學,將是大方南方啟動的大腦,行政院會全力支持成大,支持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運作。
「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強調大學、產業、政府共構創新生態系,以「台灣智慧解決方案」為動力的國際智慧科技場域及循環生態城鎮的建置是這個聯盟成立的主要目的。成大將規劃並且整合中央及地方政府,結合台灣的企業領袖,建構創新研發所需的產官學三螺旋共創機制,拓展校園創新生態系與產業加速對接,以5G、AI、資料交換平台技術,串連到智慧醫療、未來運輸、減碳綠能、循環經濟等應用領域,發展前瞻科技創新,以及實驗場域測試,並且建立資料交換平台智慧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成大校長蘇慧貞在成立大會上,首先歡迎產官學各界高階代表蒞臨成大。蘇校長表示,「當全世界正忙於對抗新冠肺炎疫情,評估其所帶來影響的同時,成大願意伸出援手,轉化研究動能,集結專家學者的智慧與專業,正視持續造成影響的氣候與生態危機,提出振興方案,並且制訂實際可達成的行動方案。在世界經濟、社會、環境都面臨挑戰的今天,成大希望與中央、地方政府以及民間企業,甚至是國際社群站在一起協作,主動規劃,展開行動,擴大投資機會,以刺激經濟,創造就業機會,從南台灣出發,加速國家規模的綠色轉型計畫,特別是在智慧醫療、循環經濟、未來運輸、減碳綠能四大議題。」
蘇慧貞接著說明,我們的共同願景是建立更加敏捷,更具協作性的推進平台,促成智慧循環生態城市的市場發展,在台灣實現智慧解決方案。我們攜手前進,因應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回應全球公衛和環境危機,同時,也積極面對人類社會長遠存續與福祉的關鍵議題。
蘇慧貞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三項「良好健康與福祉」,在邁向永續未來的道路上,應該兼顧環境、經濟與社會的共好發展,並且確保健康生活,並促進人類福祉。成大立足於南臺灣,在這座美麗的島嶼上,我們集結產、官、學、研的力道與資源,共同建設沙崙綠能科學城,創造更具活力,宜居,經濟活躍和資源高效的城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其邁表示,要開創南台灣產業新局,活絡經濟,注入活水,就必須投入新創能量及人才,打造新創生力軍。「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逐步完成各種示範應用建設,都期望與南部在地的創業團隊共同推展新應用,建立地區性創新事業,除了歡迎廠商進駐共同開發綠能科技新應用,未來更希望能吸引更多南部新創能量投入。陳副院長說,很高興「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的成立,成大願意擔負搭建互動交流與技術對接平台的角色,結合產業界及政府,共同集思廣益,推動沙崙成為智慧綠能生態城的典範願景。
黃偉哲表示,「綠能科技」是 5+2 產業創新政策中,台灣能源轉型的關鍵計畫,希望在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未來能夠促成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節能、綠建築、智慧電網等綠能科技與產業的快速發展,並吸引智慧服務、新興或新創產業的進駐。
成大副校長蘇芳慶說,成大執行力的證明就是與日本東京電例的合作 ,以及遠傳在沙崙的佈局,他們都是企業校友的牽線與促成,由於成大一直以來產學成績耀眼,扮演臺灣創新的重要推進器與產業研發供應體系樞紐,成大希望掌握先機透過設立地域性群聚,吸引企業及研究機構共同集中發展,打造大學、產業、政府共構創新生態系的「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推動地區經濟就業,提升在地居民健康福祉,對國際社會作出貢獻。
今天的活動除了聚集產、官、學的重要人士一起宣示「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的成立,更重要的是,四大議題的統整 - 智慧醫療、循環經濟、未來運輸、減碳綠能 - 從領域主題出發,針對各個主題,成大都有相對應領域的教授專家,藉由交流討論,希望成大的研究能量能夠與企業的資源對接。成大的行政團隊、領域專家們一起與企業研商,也同步開放給政府相關單位討論,是「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成立的第一步!這個聯盟邀請企業與成大一起合作,後續針對主題對接合作項目,形成行動方案,實際執行,讓研究落地。
「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的成軍,將吸引國內外尚未具體成熟,但對未來具影響力的技術,掌握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也可以與能有效影響國內旗艦產業產值與附加價值的關鍵產官學夥伴形成產業聚落,訂立共同目標、制定規範、有效投資、加速升級。
「沙崙智慧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將諮詢校友企業意見,並且有效組成產業小組,再以行動論壇或工作會議進一步媒合產學資源與地方政府政策執行主責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