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軍事圍牆正式拆除!空總翻轉封閉意象 5月打造戶外光雕投影「限時動態公園」

▲▼「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軍事圍牆拆除。(圖/文化部提供)

▲「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軍事圍牆拆除,將舉行一系列戶外活動。(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自去年9月起,進行園區圍牆拆除工程並進行景觀改造,翻轉過去60多年作為軍事基地的嚴肅、封閉意象,今(12)日文化部表示,空總圍牆已正式拆除完畢,近期將舉辦一系列戶外活動,5月底將有光雕投影計畫「限時動態公園」,室內藝文展覽也配合防疫標準辦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化部自2018年起承接前空軍總司令部基地,改名為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並於2018年8月始交由「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營運。以國際型文化創新機構為定位的「文化實驗室」,結合藝術、科技、社會三面向,成為一個向創作端開放,也面向公眾的文化創新孕育基地。

▲「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翻轉60年封閉意象。(圖/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提供)

而圍牆拆除後,在硬體方面,今年下半年將繼續進行古蹟修復的規劃設計,並進行中正堂的整建工程。軟體方面,將持續建構發展「當代藝術」、「科技媒體」及「社會創新」三平台,持續深化與世界各地重要藝文機構之合作,其中,當代藝術中心及科技媒體中心將由文化部和科技部合作推動,鼓勵當代藝術的創作實驗及展演發表,而社會創新中心將由經濟部及科技部合作推動,期望能以技術支援概念,輔助台灣文化創新生態系發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空總園區的開放,C-LAB規劃了「Wonderland_交幻場」戶外裝置計畫。(圖/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提供)
 
目前已規劃以2020戶外裝置計畫「交幻場Wonderland」作為空間轉型的戶外活動,包含「實驗建築」、「光環境科技藝術」、「場域色彩」、「工藝地景」等複合式創作計畫,由藝術家、設計師和市民大眾共同發想規劃,透過實體空間的轉化和虛擬共學平台的打造,讓園區在圍牆打開後,能透過這些戶外裝置計畫,轉化原空間封閉嚴謹的軍事基地意象,邁向一個更開放更多元的城市公共空間。
 
「交幻場Wonderland」計畫中,最先完成的是在仁愛路與建國南路口構築的環形實驗建築「磚循環」,「磚循環」是以C-LAB圍牆拆除下的舊紅磚為材質打造的圓圈構築,圓圈的造型不同於原本園區線性或直角的幾何建築,軟化了過去空軍基地的剛毅屬性;正圓的純粹造型,亦象徵此構築採舊材料循環再生的特質,盼能成為邀請大家走進該開放空間的識別標誌。

▲「交幻場Wonderland」計畫中的「磚循環」。(圖/文化部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戶外裝置仍有范承宗創作的竹編工藝地景「滾動計畫」、都市酵母增添場域色彩的「空總毯」街道傢俱,以及許巽翔與謝佑承創作的「光環境」科技藝術等計畫。此外,5月底將有光雕投影計畫「限時動態公園」(2020 C-LAB NEXT:Story Park),委託藝術家陳怡潔製作古蹟光雕投影,融合該空間豐富多元的人文與自然元素,在古蹟牆面呈現吸睛的巨幅數位光雕作品。

▲C-LAB在園區各處入口建置指標系統與燈箱,讓民眾一走進空總園區即可清楚的瞭解方向與展演活動。(圖/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提供)
 
此外,今年5月初開展的首檔大型展覽「姚瑞中:犬儒共和國」,為藝術家姚瑞中的大型個展,呈現姚瑞中從早年於空軍服役時啟發的創作靈感,到其自2008年發想之「犬儒共和國」計畫的創作歷程。8月將推出「玩聚場夏日藝術節」,是連續3年舉行之大型表演藝術節,將透過工作坊、市集、演出等活動,強化藝術共融。10月則有年度大展「RE:PLAY操演」,將以多樣化的展演活動,推展當代藝術的實驗性,歡迎各位民眾一同參與。
 
文化部強調,空總「以軟帶硬」的轉型工程,先以「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進駐營運,並以兩期計畫階段性推動該空間的開放轉型。第一期計畫,著重於活用整建後的舊建物,以Creators等計畫邀請藝術團隊進駐,逐步充實軟體內涵與藝文創新生態系,並推動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的國際交流,包含與法國龐畢度IRCAM中心合作建構台灣聲響實驗室、與韓國光州雙年展基金會洽談藝術交流活動,並將於未來參與法國Chronique數位藝術雙年展。
 
第二期計畫,後續將由文化部結合經濟部、科技部跨部會合作。文化部成立「空間規劃小組」,邀請建築界、都市計畫界及藝文界朋友共同參與,預計於一年後依據空間規劃內容提出整建計畫,提報行政院核定,原則以8年時間建構C-LAB軟硬體計畫。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